中华民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_陈红民

中华民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_陈红民

ID:37013739

大小:562.1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2

中华民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_陈红民_第1页
中华民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_陈红民_第2页
中华民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_陈红民_第3页
中华民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_陈红民_第4页
中华民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_陈红民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民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_陈红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述评·中华民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陈红民陈谦平,“1994年是孙中山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100周年纪念1994年12月18日20日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在南京组织召开了振兴中华10年第三次中华民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的议题包括(1)兴中会成立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2)民国时期的对外关系(3)对;;外开放与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4)民国时期的思想文化(5)民国时期重要人物研究。来自大陆各省市的90余位学者和台、港、澳地区及美国、日本、英

2、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德国、韩国等国家的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讨论会。会议共收到113,。,篇学术论文就上述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不少论文提出了新的论点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突破反映了民国史研究的新进展:政治新方法新观点,,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前些年投入力量较多学者们在许多重要问题上已基本达成,“”。,。共识有了定论但随着时间推移又有人以新的视角来评判那段历史,,以往学者多强调民国推翻清朝开创新局面的革命意义不太重视两者间的传承。“”,,关系台北中央研究院张玉法研究了晚清的政治改革认为清廷在重重

3、压力下实,、、,,施“新政已着手对教育司法地方制度作了大幅度改革虽因辛亥武昌革命爆发,”:使许多改革措施未能贯彻但民国的开国规模仍建立在晚清的新政基础上辽宁师范大学董长芝对辛亥革命有一些新的思考。她认为临时政府建立后,内外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新政权随时有被镇压而灭亡的危险孙中山审时度势以临时大总统职位换取,。,“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实现了革命的主要目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所以民元”,“”。,—,让位不是错误而是英明的决策同样袁世凯是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支·165一历史研究199弓年第2期持并参加过

4、清末宪政改革活动,得到国内资产阶级及帝国主义的支持.他与革命派合作.承认共和制度,通迫清帝退位,是进步的.应该肯定。他担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政权由封建地主阶级转到地主资产阶级手中,这是历史性的重大进步,也是辛亥革命的初步胜利。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徐梁伯也认为,判断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不,,“(能以某人为首的政权是否稳固存在为标准所以南京临时政府失败北迁)仅仅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失败而不是辛亥革命的失败有些与会学者对董长芝等的观点持不同意见。他们指出.关于上述问题已有的结,,论是与对辛亥

5、革命的整体评价联系在一起的仅仅抽出几个问题阐述新观点难以服人以往民国政治史研究侧重于重要事件和制度、政策的述评,近来已有学者将新的,,理i认与方法(龙其是政治学的理沦)引入白己的研究从而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这是将史学研究引间深入的有益尝试。南:京大学杨振亚从纷繁复杂的史实中归纳出民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五个特点超前的改治理想、军事与政治的结合,政治斗争中的党派联合,分享胜利成果导致联合破,。裂分义“导致军事独裁这是从总体上把握民国政治发展的尝试台北中央研究院”沈怀。,,王考察了民国政治制度的渊源及其运作她

6、指出除承袭传统外民国政治制度西深受西方的影响38年间.西方的曾、统制、国会制、地方自治制、君主立宪制、交员会制都彼引进过但民主政治并没有尘根成长。概括而言,位居中央的势力集团希望运用政治制建来调节矛盾,维持统治地位,但制度的运作又因军事的操纵而发生,,,,、峨变泛不牡权力制衡比较而言国民政府时期较北洋时期的政治体制有所发展渐一.)岁应卞亥。合权力的人事擅递亦较稳定江苏省委党校李继锋从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分配的角度,研究了清末民初地方主义的兴起与国家整合的关系。民术清初中央政府衰弱,刺激以省区为单位

7、的地方主义崛起.地伏一。_正稳定民厂仁义势力的兴盛又造成了国家统一的困难由于民国初期缺乏建主政治体制听需的物质、文化基础,因而不论是中央集权还是地方分权的政治体制,均有变质而为个人或集团利用的危险。控制中央政府的政治军事集团,往往利用中央集权来削弱地方独立发展的机会,以保持其垄断性权力。而地方性的政治军事势力.则,,。利用地方分权为名大肆扩权以至中央政府无法充分行使权力国家组织瘫痪:经济宏观与微观并举当前,以经济为中心的建设方针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史学界研究民国经济史的兴趣.。促进了

8、民国经济史研究的逐步繁荣近年多有学者研究孙巾山的经济思想.本次会议收到了一些这方面的论文。中国.166.中华民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人民大学张同新认为“人尽其才”“”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提出的地尽其力“”、“”的主张,,。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是发展国家经济的重要原则有普遍的实践意义中山大学林家有对孙中山振兴中国商业思想的产生、特点、演变过程及原因作了历史,:,的考察提出了如下观点孙中山振兴商业的思想以《实业计划》的完成为界形成前后两期鲜明的反差。此前,他主张振兴商业,其后则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