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测技术应用》PPT课件

《感测技术应用》PPT课件

ID:37014899

大小:3.37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5-10

《感测技术应用》PPT课件_第1页
《感测技术应用》PPT课件_第2页
《感测技术应用》PPT课件_第3页
《感测技术应用》PPT课件_第4页
《感测技术应用》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测技术应用》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物传感器简介制作人生活中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生物信息学生物芯片生物控制论仿生学生物计算机生物传感器中应用的生物活性材料对象大分子(蛋白质等)细胞细胞器器官人工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等一:生物传感器简介概述1.生物传感器的定义用生物功能物质(固定化的生物体成分:如酶、抗原、抗体、激素等,或生物体本身:细胞、细胞体、动植物组织)作为敏感元件的传感器,称为分子生物传感器,简称生物传感器(Biosensor)。2生物传感器的特点(1)测定范围广泛。(2)生物传感器使用时一般不需要样品的预处理,样品中的被测组分的分离和检测同时完成,且测定

2、时一般不需加入其它试剂。(3)采用固定化生物活性物质作敏感基元(催化剂),价值昂贵的试剂可以重复多次使用。(4)测定过程简单迅速。(5)准确度和灵敏度高。一般相对误差不超过1%。(6)由于它的体积小,可以实现连续在线监测,容易实现自动分析。(7)专一性强,只对特定的底物起反应,而且不受颜色、浊度的影响。(8)可进入生物体内。(9)传感器连同测定仪的成本远低于大型的分析仪器,便于推广普及。◆3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历史1967年S.J.乌普迪克等制出了第一个生物传感器葡萄糖传感器。将葡萄糖氧化酶包含在聚丙烯酰胺胶体中加以固化,再将此

3、胶体膜固定在隔膜氧电极的尖端上,便制成了葡萄糖传感器。当改用其他的酶或微生物等固化膜,便可制得检测其对应物的其他传感器。固定感受膜的方法有直接化学结合法;高分子载体法;高分子膜结合法。现已发展了第二代生物传感器(微生物、免疫、酶免疫和细胞器传感器),研制和开发第三代生物传感器,将系统生物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起来的场效应生物传感器,90年代开启了微流控技术,生物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集成为药物筛选与基因诊断等提供了新的技术前景。4.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图1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结构生物传感器组成部分一是生物分子识别元件(感受器),是具有分

4、子识别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组织切片、细胞、细胞器、细胞膜、酶、抗体、核酸、有机物分子等);二是信号转换器(换能器),主要有电化学电极(如电位、电流的测量)、光学检测元件、热敏电阻、场效应晶体管、压电石英晶体及表面等离子共振器件等,当待测物与分子识别元件特异性结合后,所产生的复合物(或光、热等)通过信号转换器变为可以输出的电信号、光信号等,从而达到分析检测的目的。5.生物传感器的分类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基于构成传感器的生物活性材料的分类方法,如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组织传感器和细胞传感器。(2)着眼于测量对

5、象物质的分类方法,如葡萄糖传感器、胆甾醇传感器。(3)基于信号变换原理的分类方法,如光生物传感器、热生物传感器、压电晶体生物传感器等。二: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待测物质经扩散作用进入固定生物膜敏感层,经分子识别而发生生物学作用,产生的信息如光、热、音等被相应的信号转换器变为可定量和处理的电信号,再经二次仪表放大并输出,以电极测定其电流值或电压值,从而换算出被测物质的量或浓度。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它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生物功能物质的分子识别部分;二是变换部分。图2生物传感器原理图三: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目前已

6、经问世或正在研究的生物传感器大致有这样几类: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有机物传感器、生物电子学传感器等。下面主要介绍酶传感器的结构和应用。1.酶传感器的结构酶传感器酶的本质和特征产生于生物体内具有催化活性分子量巨大(1万——百万)高效催化性(常温、方向性明显、速度极高)高度专一性(物质、产物)2.酶传感器的分类酶传感器按照所测电极参数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电位型和电流型两大类。3.酶传感器的应用(1)葡萄糖传感器在葡萄糖氧化酶(GOD)膜的作用下,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消耗氧而生成葡萄糖酸内脂和过氧化氢。被消耗的氧或生成

7、的过氧化氢可以用上述的电极检测到。快速葡萄糖(glucose)分析仪(2)尿素传感器尿素传感器是酶传感器中比较成熟的一种。在医学临床检查中,定量分析患者的血清和体液中的尿素对于肾功能的诊断是很重要的。对慢性肾衰竭的患者进行人工透析,在确定人工透析次数和透析时间时,尿素的定量分析也是比不可少的。(3)酶热敏传感器这类生物传感器的测量原理是:由于大多数酶反应是放热性的,采用识别元件的催化作用或因构造和物性的变化,将引起热焓变化(通常热焓的变化范围在5~100kJ/mol),因此反应中产生的总热量与克分子的热焓成正比。借助于热敏电

8、阻可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这样热敏电阻检测出的温度变化与反应混合物中热焓的总变化是有关系的。(4)生物组织电极传感器这类传感器主要利用生物组织中的酶与被分析物产生复杂的系列反应,使氨基酸和其他重要的生物分子产生响应。例:用得蕉浆测多巴胺,用玉米测丙酮酸,用黄瓜叶测半光氨酸,用甜菜测酷氨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