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江一中2014高三二模历史试卷

余江一中2014高三二模历史试卷

ID:37015291

大小:10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3

余江一中2014高三二模历史试卷_第1页
余江一中2014高三二模历史试卷_第2页
余江一中2014高三二模历史试卷_第3页
余江一中2014高三二模历史试卷_第4页
余江一中2014高三二模历史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余江一中2014高三二模历史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余江一中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考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彭凌宇审题人:江东荣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历史上不是政府‘均富贵’打击资本经济,就是人口膨胀后饥民暴动‘打土豪,分田地,来毁灭资本经济,使中国经济和社会文明总在小农经济的落后层次循环不前。”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判断在中国历史上以政府行为开创的“均富贵”措施的是A.秦始皇实行统一度量衡B.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

2、,独尊儒术”C.北魏实行均田制D.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2、《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3.明代商人王现曾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故王文贤墓志铭》)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商人致富要遵循道德规范B.经商和读书在方

3、法上是一致的C.商人要向读书人学习文化D.经商成功后可以去研究学问或做官4.费正清认为:在1911年以前约十年间的中国精神生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外国的影响。中国人对外国生活怀着好奇心理并且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这种情绪自从1860年前后已在慢慢地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而在1905年以后达到了发狂的程度。“19世纪90年代以后”思想“加速”、“发狂”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工业的发展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C.洋务运动的破产D.各种救国思想盛行5.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

4、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A.变法维新B.三民主义C.民主科学D.社会主义6.六十余年来,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时而紧张,时而和缓。这一期间双方有过两次如胶似漆的蜜月期。既值得留恋,也值得检讨。这“两次如胶似漆的蜜月期”是因为①土地改革②农业合作化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伦敦大学成立于1828年。与传统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相比,有诸多创新之举。它是英国最早给与女性与男性同等教育权利的高

5、等学府。招生不分教派,神学被排斥在课程之外。……教学语言是英语而非拉丁语,课程设置以实用而非以古典为导向,学科设置广泛且强调学以致用。伦敦大学不断创新的主要原因是A.民主政治的完善B.工业革命的需要C.自然科学的发展D.开拓世界市场8.《礼记·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段话不适合用来形容A.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的办学思想B.苏俄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D.杜鲁门主义的实质9.《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

6、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B.因国家军事实力而转移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D.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10.1948年、1962年美国与西欧在自由世界的黄金所占份额如图7,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A.经济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实力下降B.多极化格局的形成C.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欧洲经济发展图7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7、11.社会流动主要指个人跨越阶层边界的过程,即从一个社会阶层转移到另一个社会阶层的过程,或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社会地位向另一个社会地位的移动。下列现象中均有利于社会流动的是①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受爵②从工商食官到重农抑商③从察举制到科举制④从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2.如果一个国家各个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过于悬殊,便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导致社会走向分崩离析,儒家早在《论语》中就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由此可见,建

8、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以下史实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依据的是A.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导致各国政治危机B.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推动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发展C.20世纪后期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十月革命后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13.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到:“……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