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试题

2011年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试题

ID:37041868

大小:4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5

2011年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试题_第1页
2011年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试题_第2页
2011年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试题_第3页
2011年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试题_第4页
2011年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区域的概念: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胡佛认为",区域就是对描写、分析、管理、规划或制定政策来说,被认为有用的一个地区统一体"。社区的概念:由一定区域内人们组成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进行社会生活的社会有机体。任何一个社区都具有下列基本要素: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有一定的地域,有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水平,社区成员有基本相同的职业,比较相同的生活方式和民情、风俗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缘关系、认同意识和社会心理行为等等。农村社区概念: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区域共同体,是以主要从事农业为特征的居民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活动中心、认同意识的人群共

2、同体。社区的功能:社区的功能主要包括:空间功能、联接功能、社会化功能、控制功能、传播功能和援助功能。1、空间功能。社区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空间,空间功能是社区的最基本、最主要功能之一。2、联接功能。社区在为人们提供空间的基础上,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个人、家庭、团体聚集在一起,提供彼此沟通、交流的机会,提倡共同参与社区活动、互相援助,从而将居民密切联接起来,构成一个小社会。3、社会化功能。社区不仅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的居民联接在一起,还通过不断的社会化过程,相互影响,逐步形成社区的风土人情、人生观和价值观。4、控制

3、功能。社区通过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有效地维持社区的稳定,保护社区居民的安全。5、传播功能。社区因拥有密集的人口,从而成为文化源、知识源、技术源、信息源,为传播提供了条件,各种信息在社区内外,以各种方式迅速传播、辐射,为人们及社会本省的发展创造了基础。6、援助功能。社区对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及处于疾病或经济困难中的弱势群体,能提供帮助和支援。农业的分类:根据劳动对象的生物学性质,农业可以划分为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两大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又如,根据生产类型和学科属性相结合的原则,上述两大类农业生产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以粮棉油为主的大田

4、作物生产,以果树、蔬菜和花卉为主的园艺生产,以猪牛羊为主的畜牧业生产,以及以捕捞和养殖为主的渔业生产。在世界各国的生产和经济统计中,农业的主体都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部门;根据各国的具体自然条件和生产实践,农业通常还包括林业和渔业等部门。中国现行统计口径将农业划分为农、林、牧、渔四个部门。关于发展的三种不同观点?综观不同学科对发展概念理解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对发展所涵盖的内容认识上的区别。归纳起来有以下3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发展就是指社会发展,即包括经济在内的社会整体性发展。第二种观点认为,发展是社会有意识地逐渐向科学和成熟变化的过程,目的

5、是实现既定的、估计可行的社会和经济进步。这种观点把发展看作是由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方面组成的。第三种观点,把发展看作是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生态环境等每一个方面的进步与优化。显然,上述观点的分歧实质上是对"社会"所涵盖范围的不同认识。第一种观点从广义上理解社会,社会发展包含了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由第二种观点到第三种观点,是对社会理解逐渐狭义化的过程。社会发展的涵义:我国学者认为,社会发展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导致社会结构与功能的不断优化与强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包括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有机体规模的增大或社会系统的作用水平的提高,又包括社会系

6、统结构与功能的合理化,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发展观演进经过了几个阶段?经济增长论、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观?得到共识的定义是布伦特兰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指出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定义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一是人类需求,二是环境限度;体现了三个原则,一是公平原则,二是持续性原则,三是共同性原则。平衡发展理论包括哪些理论?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低水平陷阱论、大推进论、贫困恶性循环论。均衡发展理论的两个缺陷:一是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

7、达区域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的均衡发展;二是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什么是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应努力使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剌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剌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

8、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不平衡发展理论包括?梯度推进理论、增长极理论、中心一外围论、"区域成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