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列宁》PPT课件

《高中历史列宁》PPT课件

ID:37056235

大小:3.02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5-11

《高中历史列宁》PPT课件_第1页
《高中历史列宁》PPT课件_第2页
《高中历史列宁》PPT课件_第3页
《高中历史列宁》PPT课件_第4页
《高中历史列宁》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列宁》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7年俄国十月革命90周年图一为群众向列宁墓敬献花圈图二为一位老人在列宁墓前以自己的方式缅怀列宁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一、年轻的反叛者二、建党[布尔什维克党-俄共]活动三、领导十月革命四、巩固新生政权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六、对列宁的总评革命战斗的一生【教学重难点】重点:列宁创建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活动、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难点: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伟大的革命者源于伟大的信仰伟大的信仰造就了伟人的风范一、年轻的反叛者----革命理想的确立①17岁的列宁

2、:沙皇政府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过去。②暗杀一个沙皇,还会冒出新沙皇。思考:以上言论反映列宁的思想主张上什么?这一主张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推动列宁早期的革命活动?一、年轻的反叛者----革命理想的确立原因:主张:①中学时代,受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影响,产生强烈的革命热情。②受其哥哥英勇行为的影响,强化了其革命思想。③阅读《资本论》,受马克思主义影响依靠人民,根本上推翻旧制度,建立平等的新社会。①中学毕业后,参加反对沙皇专制政府的学生运动而遭到流放。②1893年在圣彼得堡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③1895年在日

3、内瓦会晤普列汉诺夫。早期的革命活动:二、建党活动(布尔什维克党)准备工作:成立标志:意义:①组织准备②理论准备将圣彼得堡的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成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雏形)1900年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1903年夏,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①制定党纲:②中央机关:③指导思想:明确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拥护列宁的人占多数,被称为布尔什维克派布尔什维主义形成标志着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诞生,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三、领导十月革命----理论上指导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4、突破创新是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时间理论阐述革命实践作用启示一战期间二月革命后七月事件后变帝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一国胜利”二月革命(背景、领导、结果、性质)十月革命理论指导《四月提纲》“和平过渡”政权归苏维埃七月流血事件为夺权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国家与革命》“无产阶级国家学说”、武装起义夺权十月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三、领导十月革命----实践上指导①敦促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立即组织武装起义②1917年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1917年3月二月革命七月流血事

5、件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两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异同?(背景、领导主力、对象、结果、性质)推翻封建沙皇专制政权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和平----武装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十月革命的进程四、巩固新生政权四、巩固新生政权退出一战: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争取和平、争取时间进行国内建设。①外交:②政治:③经济:④军事:迁都莫斯科;全国范围内建立苏维埃政权。粉碎内外反动势力[协约国、白匪军]进攻:把工作重心

6、由和平建设重新转向军事方面。和平创造性劳动,恢复工农业生产,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之一积极作用:局限:超越生产力水平;引起严重经济政治危机;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探索失败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政治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材料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既是一种政策,又是列宁和苏维埃政权直接向共产主义过度的一种尝试,它已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

7、921年①背景:②内容:③评价:④实质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之一材料一: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材料二: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冲击最大的是农业、农民,他们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评价:是新形势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论实践上是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为其它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经验、借鉴。实质与特点:坚持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商品生产和市场

8、经济,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以便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①背景:②实施:③内容:④评价:⑤实质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较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内容作用农业工业贸易分配管理方法经济体制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国家资本主义恢复自由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