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

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

ID:37066168

大小:5.06 MB

页数:287页

时间:2019-05-17

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_第1页
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_第2页
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_第3页
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_第4页
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HI■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AestheticEmotionintheHorizonofCognitiveNeuroaesthetics作者姓名:孟凡君专业名称:文艺学研究方向:美学原理与应用指导教师:李志宏教授学位类别: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论文答辩日期:2018年05月30日授予学位日期:年月日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组成:姓名:职称工作单位姓名职称工作单位********教授清华大学主席张奎志教授黑龙江大学********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委员王春雨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浙江大

2、学李志宏教授吉林大学王树海教授吉林大学黄也平教授吉林大学孔朝蓬教授吉林大学中文摘要美感是美学最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认知神经美学的诞生为科学地解答美感的客观物质基础提供了可能。以美感的认知神经基底为切入点,我们面前呈现出一条贯穿认知神经要素、一般心理过程、个体审美存在、社会心理文化的整体化美感研究路径。这条路径将形而上的哲学美学与形而下的心理学美学整合为一种融合贯通的方法。在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美感以认知和情感的神经生物原理为基础,与个体心理、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息息相关,是一种情理通融、通情达理的心意状态,给予人们一种强大的实

3、践驱动力。美感是情感性的联觉系统,是大脑中认知与情感“混合运算”的结果,是人类生存实践的最优算法。在物我交融中,美感是个体与外部世界交互关系中最和谐的原则,决定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单一线性判断的概念方法难以概括出美感的全貌,“美感是什么?”如同“美是什么?”一样,难以回答;立体地、综合地、系统地描述美感体系,则更好地揭示出美感的本真状态。此时,美感是一个整体,体现为以神经生物要素为核心的,贯穿个体心理意识、社会文化心理意识以及自然生态意识的心理系统。美感发生时,内在感官、外在感官和延伸的感官相互连接,脑、心、身、物融为

4、一体,知、情、意、行和谐互动。我们尝试着运用整体整合的方法重构美感的知识体系,具体如下:1.梳理形而上的哲学美学和形而下的心理学美学对于美感的科学探索,从中发掘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美学对于美感的心理生理方面的思考。传统的形而上的哲学美学曾经是美感研究的主要路径;随着近代心理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新兴的形而下的心理学美学路径也为美感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哲学美学中常常蕴含着对于美感心理基础的推断,这些形而上的哲学推断对于美感心理基础,乃至于一般心理科学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心理科学诞生以来,美感研究随着心理学的每一次

5、进步而获得新的进展。历史上,哲学和心理学方法对于美感的研究,蕴含着诸多当代认知神经美学的萌芽。2.简介神经美学和认知美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介绍认知神经美学的理论框架和未来任务,明确当代心理学对于美感的神经生物基底的探索过程。1970年代,在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认知神经科学诞生。西方实验美I学借助认知神经科学的新发现获得了崭新的研究成果。1990年代,西方诞生了神经美学,中国诞生了认知美学。前者以科学实验为主要方法,探索美感的神经生物基础;后者借鉴认知心理学的成果,综合运用哲学美学方法,探究美感的认知神经机

6、理。2016年前后,国内学界倾向于将认知美学和神经美学合并称为认知神经美学。3.结合认知神经科学的主要成果,探讨美感的认知神经基础。认知神经美学以确证美感的神经生物事实为主要起点和目标。在认知神经科学的指引下,神经元细胞、神经信息传递中的神经递质、前两者结合而成的功能性专属脑区以及神经机制模型都被证明是美感生成的重要神经生理基础。随着具有各种抽象功能的神经元细胞分类更加明确、神经信息传递对于情绪影响更加清晰,原本扑朔迷离的美感问题在神经细胞层面上得到了科学的解释;诸如眶额叶皮层等具有认知情感作用的功能脑区的发现,各种审美认

7、知情感神经机制模型的建立,也为我们科学地理解美感提供了实证材料。4.我们在美感的认知神经基础上,重新认识美感的一般心理要素和个体审美存在层面。当前我国美感研究主要以感知觉、记忆、学习、语言、动机、需求等一般心理过程为参照系。认知神经科学革新了普通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参照系发生了变化,我们对于美感的心理过程的认识,必然要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进步而推进到神经生物层面。个体的身体、人格、气质以及实践行为对于美感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个体审美存在层面的身体、人格、气质与实践行为也与认知神经要素密切关联。5.个体通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

8、活动结成了群体,即人类社会。社会存在基础上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对于美感具有决定性影响。社会心理文化对于美感发挥作用是通过个体心理过程来实现的。社会心理文化有着特殊的规则和系统。我们从符号、语言、神话等文化活动以及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等角度,考察了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等基本范畴对于美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