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后限时集训

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后限时集训

ID:37076020

大小:1.26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6

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后限时集训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后限时集训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后限时集训_第3页
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后限时集训_第4页
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后限时集训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后限时集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后限时集训(十五)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吉林联考)有论者认为,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而且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你认为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大门的武器是(  )A.坚船利炮      B.洋纱洋布C.自由平等观念D.欧洲风俗习惯B [坚船利炮是打开中国近代国门的武器,故A项错误;“武器”可以理解为途径和工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之后,外国洋纱洋布等商品输入,传统的男耕女织模式瓦解,妇女为了生计走出家门,故B项正确;自由平等的

2、观念和欧洲风俗习惯是传播的内容,而不是“武器”,故C、D两项错误。]2.1876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翻阅当时的《大公报》,常可看到“品升楼”“德义楼”“番茶馆”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说明西餐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B.近代中国广大城乡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C.西餐逐渐受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上层居民的欢迎D.西餐已取代中国饮食习俗C [材料侧重介绍西餐在中国的影响逐渐扩大,但其影响仍局限于通

3、商口岸和大城市,故A、B两项错误;西餐在通商口岸和部分大城市出现,报刊加以宣传,“华人间亦往食焉”,说明西餐受到部分上层居民的欢迎,故C项正确;西餐馆的出现不能说明已经取代中国饮食习俗,故D项错误。]3.下图为近代《图画日报》上刊载的《上海社会之现象·妇女亦乘脚踏车之敏捷》的图文报道。该报道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初C.20世纪20年代D.20世纪50年代B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妇女着旗袍骑自行车郊游”反映了服饰和交通工具的变化,体现了近代中国的进步,这些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辛亥革命后,故B项

4、正确。]4.(2018·湖北七市联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流行列宁装,60年代初期流行“人民装”,“文革”时期流行绿军装,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更加丰富多彩。这种变化体现出(  )A.外来文化对传统服饰的冲击B.人们生活观念的个性化C.政治制度决定服饰取向D.爱美实用是人们的天性B [“文革”时期流行绿军装,服饰受到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与外来文化的冲击无关,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服饰改变了之前的单一样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反映出人们生活观念的个性化需求,故B项正确;政治制度影响服饰取向,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5、故C项错误;人们的服饰更加丰富多彩,是爱美天性的体现,但与实用性无关,故D项错误。]5.(2018·洛阳质检)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服饰的西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B.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空前繁荣C.上海社会等级观念日益淡化D.攀比之风盛行导致社会风气败坏C [材料中“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并不能说明服饰西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服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故B项错误;“官为商为士为民

6、,但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可以看出服饰引领等级观念的逐渐淡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显示社会风气的败坏,故D项错误。]6.(2018·合肥质检)阅读《部分科技发明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该表主要反映近代中国(  )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重庆铁路1825年1876年1934年电报1835年1871年1886年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电灯1881年1882年1906年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民族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③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高潮 ④应用西方科技发明速度明显加快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C [表中

7、材料显示“西方发明在重庆使用时间远远落后于沿海的上海”,这说明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故①正确;表格中没有显示民族企业相关信息,故②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庆地区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远远落后,故③错误;从铁路技术发明到中国上海使用是51年,而电灯只有一年,说明应用西方科技发明的速度明显加快,故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7.19世纪的蚌埠仅是个隶属于凤阳的偏远小镇,虽每逢集市,偶尔也有出售树木或木制家具的,但无人开设木行。1911年,津浦铁路修成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当地的木制商行鳞次栉比,成为著名的木竹集散地。这最能

8、说明(  )A.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B.便利的交通是推动近代化的重要因素C.交通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