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假诉讼罪的理解与认定

论虚假诉讼罪的理解与认定

ID:37092162

大小:998.88 K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5-17

论虚假诉讼罪的理解与认定_第1页
论虚假诉讼罪的理解与认定_第2页
论虚假诉讼罪的理解与认定_第3页
论虚假诉讼罪的理解与认定_第4页
论虚假诉讼罪的理解与认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虚假诉讼罪的理解与认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单位代码10635学号112015302000127硕士学位论文论虚假诉讼罪的理解与认定论文作者:何小艺指导教师:郝川教授学科专业:民商法学研究方向:刑法学提交论文日期:2018年4月20日论文答辩日期:2018年5月27日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中国重庆2018年5月目录摘要.............................................................IAbstract.........................................................III绪论......

2、.......................................................1一、虚假诉讼罪概述..................................................5(一)虚假诉讼的概念厘定.........................................5(二)虚假诉讼罪的立法依据.......................................8二、虚假诉讼罪的本质............................................

3、...13(一)虚假诉讼罪的法益..........................................13(二)虚假诉讼罪的性质..........................................19三、虚假诉讼罪的司法认定...........................................26(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认定........................26(二)“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认定............34(三)“情节严重”的认定.......

4、.................................37四、虚假诉讼罪犯罪形态的认定.......................................40(一)停止形态的认定............................................40(二)共犯形态的认定............................................41(三)罪数形态的认定............................................42结语.................

5、...........................................46参考文献..........................................................48致谢............................................................52摘要论虚假诉讼罪的理解与认定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何小艺指导老师:郝川教授摘要在预防刑法的刑事立法趋势下《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虚假诉讼罪以规制频频发生的虚假诉讼案件。但是法条表述的含糊性给实践中对该罪的司法

6、适用造成了困扰,何种虚假诉讼行为构成犯罪以及如何对该行为定性在司法实践中仍然不能达成一致。正确理解是合理认定的前提,合理认定是正确理解要达致的目标,因此,虚假诉讼罪的理解和认定就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刑法领域中的“虚假诉讼”是广义的虚假诉讼概念,囊括“恶意诉讼”、“诉讼诈骗”和“诉讼欺诈”等相关概念的范畴,不限定行为主体和主观目的。虚假诉讼入刑具有充分的现实和理论根据。一方面,增设虚假诉讼罪是对司法实践提出的现实需要的回应,也是与民事法律体系进行对接的策略,更是对刑法体系自身的完善。另一方面,根据风险社会和预防刑法理论,虚假诉讼入刑也是刑事立法的必

7、然选择。显然,只有具有违法性的虚假诉讼行为才是符合虚假诉讼罪犯罪构成的虚假诉讼,违法性的判断又要借助于行为的法益侵害性或威胁性。虚假诉讼的保护法益既不是抽象的司法秩序,也不是他人的合法权益。在预防刑法的法益观下,虚假诉讼罪是为了保护值得保护的公共法益或集体法益,为了实现虚假诉讼罪的刑法目的和防止刑法制度扩张所带来的额外风险,这种法益应当是具有实体性价值指向的司法公正和客观。符合构成要件的虚假诉讼行为通常情况下会对法益造成现实紧迫的危险,因此虚假诉讼罪从性质上说是具体危险犯。构成要件符合性和违法性的判断需要对虚假诉讼行为进行规范化和类型化分析,包括在

8、基本犯罪构成上对“捏造”、“事实”、“提起”和“民事诉讼”的认定和在加重犯构成上对“情节严重”的认定。当行为同时具备有I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