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大自然的语言16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

16 大自然的语言16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

ID:37171862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1

16 大自然的语言16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_第1页
16 大自然的语言16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_第2页
16 大自然的语言16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_第3页
资源描述:

《16 大自然的语言16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教学班级: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筛选课文主要信息,学习写读书摘要。     2、了解一些物候知识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上的重要意义。     3、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物候知识,理清影响物候来临的几个因素的顺序,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影响物候来临的几个因素,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合作、探究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出示图片](新吐绿芽的柳枝、亭亭玉立的荷花、翻飞如火的枫叶、傲雪独开的梅

2、花)同学们,大自然手中的画笔色彩斑斓,大自然独特的语言更是魅力无穷。芍药低垂,那是在吟颂着生命的轮回;候鸟迁飞,那是在诠释着四季的唯美,所有的花香鸟语、草长莺飞、子燕翩舞、落叶翻飞,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有关物候知识的科普文章:《大自然的语言》(板题) 教师简单介绍:作者是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 二、出示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的学习任务有四个: 1、感知一篇   摘一摘   (内容要点) 2、选读一段   理一理   (说明顺序) 3、精读一节   品一品   (生动语言) 4、仿写一段   练一练   (表达能力) 三

3、、感知一篇  摘一摘    首先,我们来进入第一个环节: 1、积累字词(指名学生读自己积累的字词;然后教师出示重点字词,让学生齐读)出示:  2、速读课文  筛选信息 我们知道课文是一篇讲述物候知识的文章,请同学们根据所提示的问题,说说你从课文中了解了哪些物候知识的主要信息?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提取的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内容要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物候知识,只要抓住文章中的关键性词句,我们理解起来就会方便、快捷和准确。) 小结:文章首先通过描绘四季变化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然后说明物候观测与农业的重要关系;接着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物候学的重要意义。 (随机板书:物候、关系

4、、因素、意义) 2、出示“摘录卡”  课题:大自然的语言    作者:竺可桢 类别:课文内容要点: 1、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 4、物候学研究的意义: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小结:作者从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写起,告诉我们有关物候的一系列知识,让我

5、们知道每一片叶落,每一朵花开,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画好板书:一片叶子)作者是怎样把复杂的学科介绍清楚的呢?让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的学习。 四、选读一段   理一理   (说明顺序)     自读文章6-10小节,议一议: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不能调换位置?为什么? 2、综观全文,文章按什么顺序安排内容的? 小结: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此外,前三者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这样使文章条理清晰。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以人们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为序)    由现象到本质

6、:四季不同景观 物候现象与农业的关系 物候知识 物候学    由主到次:纬度 经度 高下 古今    由影响程度的大到小:纬度、经度、高下 古今    由空间到时间:纬度、经度、高下 古今 (3)借助图片,理解影响物候来临的几个因素。(出示图片) (4)抛砖引玉,《大林寺桃花》   出示诗歌内容,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   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   提问: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哪个因素?最能说明这种影响的是哪句话?(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

7、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古诗中包含着物候知识?你搜集的农谚有哪些? 小结:正如作者所说:每一片叶落,每一朵花开,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同学们,让我们用心来聆听大自然写在这青山绿水之间摇曳多姿的语言吧,读一读四季美景,听一听四季虫鸣,让我们进入本课学习的第三个环节。 五、精读一节   品一品   (生动语言)     1、配乐朗读第一段。     听读第一节,你听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