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带乡课题研究报告(2013.3.15)

以城带乡课题研究报告(2013.3.15)

ID:37205550

大小:7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19

以城带乡课题研究报告(2013.3.15)_第1页
以城带乡课题研究报告(2013.3.15)_第2页
以城带乡课题研究报告(2013.3.15)_第3页
以城带乡课题研究报告(2013.3.15)_第4页
以城带乡课题研究报告(2013.3.15)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城带乡课题研究报告(2013.3.1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研究专项课题“以城带乡校际教师培养机制与模式研究”研究报告重庆市开县汉丰第五中心小学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统筹城乡发展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核心课题。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立城乡平等的社会新体制,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而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因为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更是重中之重。2008年7月24日,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署《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内

2、容包括多项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政策和措施,重庆成为首个部市共建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的“试验田”。重庆市在统筹城乡教育改革发展试验中,城乡教育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农村教育短板逐步补上,城乡教育鸿沟逐步弥合,城乡教育质量逐步提升。为深入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在全市组织了申报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研究专项课题。“以城带乡校际教师培养机制与模式研究”,就是应运而生的专项课题之一。重庆市人口大县开县,各小学地区差异较大,多数教师无法较长时间脱离自己岗位,到离校很远的培训

3、中心参加集训。即使学校教师较多的地方,由于培训数量大,集中培训容量受到限制,教师工学矛盾比较突出。校本培训虽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但农村小学因为校本培训的意识、能力、形式和途径的偏颇,教师提高效果并不明显。县教委、县教师进修学校(继教中心、教研室设在进修校),虽然进行了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全员培训、专项培训,但仍不能解决量大、差异大、面宽的问题。我校作为重庆市领雁工程示范小学,有必要进行“1+X”帮扶式的校际教师培养机制与模式的研究,为教育的城乡统筹探索出更多可行性经验。课题申报前,我们已经进行着由县委组织部安排和开县城郊学校东华小学支部共建结对,由县教

4、委安排与开县边远小学满月小学捆绑发展结对,由市教委安排与市领雁工程项目学校书香小学结对。在与三所小学结对中,我们已经探索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校际教研、校际教师培训、校本课程改革的经验,比如校际教师结对、互派领导和教师、管理的多种协同、资源共享、送教下乡等,其中不少已公开发表,并在县内产生很大影响,多次承担现场会。农村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弱势群体,他们的专业发展力理应受到重视。本课题立足“1+3”,通过“1+3”,辐射到更多学校,辐射到市外学校,这对教育的城乡统筹,对城乡教师的培养机制与模式,比单一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研究,比单一校本培训研究,比只

5、局限于校际教研联动、学习共同体构建,具有更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二、理论基础及依据(一)共生理论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全局性、基础性与先导性的作用,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和谐发展又是基础教育的重点与难点。我国近些年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加强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然而,基础教育表现在教育观念、办学条件等方面的非对称性,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缩小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十分艰难。对于城乡基础教育的发展问题,研究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层面对城乡基础教育进行了现状的描述、原因的分析及对策的探讨,为国家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课题

6、试图从共生理论的视角研究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校际教师共同培训问题,力求为城乡小学的和谐共生寻求新的经验。共生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理论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及普遍的适用性,合作与和谐发展作为共生理论的核心机理与城乡基础教育统筹发展的实质是一致的,统筹发展即和谐共生。基于共生理论和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课题就以城带乡校际教师培养的机制、模式进行探讨。(二)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统筹城乡发展不仅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还是一种现代的管理理论。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事项,包含着丰富的涵义。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国外其他学者均对此有深刻的理论阐述。统筹城乡发展的本质是

7、,城市要发展,农村要发展,更关键的是农村要加快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破除体制壁垒,势必要触动城乡利益格局、触及深层次矛盾,必须城乡联动、统筹谋划,要创新改革思维、拓展改革视野、加大改革力度,着力打破城乡分治的体制、拆除城乡分割的樊篱、溶化城乡分离的坚冰,抓紧在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学校的以城带乡,城区学校只是“平等中的首席”,便于引领和平等参与式交流。(三)政策依据“十一五”时期,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接近全面普及,义务教育正在走向均衡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

8、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先后强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城乡义务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