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ID:37209870

大小:833.2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9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选择题富文荣勘测实验小组发现:一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环境污染的程度较低;在经济起飞阶段,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往往超过承载能力,环境逐渐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环境状况开始改善。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曲线,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图中四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其中最理想的是(  )A.甲           B.乙C.丙D.丁2.与先进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不

2、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是因为(  )①我国自然资源贫乏 ②我国民众环境意识提高③国际社会制约增强 ④环境承载量压力增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1.D 2.B 第1题,由材料可知,一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环境污染的程度较低;在经济起飞阶段,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往往超过承载能力,环境逐渐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环境状况开始改善。图中四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最终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环境污染程度最低的曲线是最理想的。丁曲线环境污染程度最

3、低,D对。第2题,与先进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是因为我国民众环境意识提高,②对;国际社会制约增强,③对;随着人口增多,环境承载量压力增大,④对。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不是贫乏,①错。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弃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弃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弃物。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洋垃圾的进口热潮开始于20世纪末。2017年7月18日,中国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从2017年年底开始将不再接收外来垃圾,

4、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面对中国的禁令,英美两国正在积极制定政策彻底解决塑料垃圾问题,但是在相关技术研制成功以及政策出台前,英美两国在塑料等垃圾处理上仍以寻找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为主。据此完成3~4题。3.中国曾大量进口“洋垃圾”的主要原因是(  )A.废弃物处理能力强B.弥补工业原料短缺C.产业结构调整需要D.环境承载力大4.最有可能成为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的国家是(  )A.加拿大B.乌克兰C.新加坡D.印度尼西亚解析:3.B 4.D 第3题,洋垃圾主要是“废弃塑

5、胶、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可以加工成工业原料,则B正确。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废弃物处理能力不可能高于英美;中国环境承载力要小于美国;进口这些低端物品说明我国产业结构较落后,若调整产业结构应减少此类物品进口。第4题,“接盘侠”的国家应与中国具有类似的国情,即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原料较缺乏;加拿大和新加坡属于发达国家,乌克兰资源丰富,则最可能是印度尼西亚。(2018·江苏高考)如图为我国某区域2002年~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5.2002年~2015年期间,该

6、区域(  )A.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阻碍了经济的增长B.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同步增长C.人均GDP持续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D.人均GDP增长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的6.该区域工业废水排放量在2005年发生转折,最可能的原因是(  )A.经济增长放缓B.人口规模减小C.环保政策变化D.工业生产萎缩解析:5.C 6.C 第5题,读图可知,该区域2002年~2015年人均GDP持续增长;2005年以前,工业废水排放量有明显增加,2005年以后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减少;人均GDP一直增

7、长,2005年后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说明控制工业废水排放没有阻碍经济的增长,人均GDP的增长也不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的。故选C。第6题,由图可知,人均GDP增长速度有所增加,说明经济增长并没有放缓;通过题目信息无法判断人口规模的变化情况;2005年后废水排放量减少最可能是因为人们意识到水污染的严重危害,从而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不等于工业生产萎缩,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选C。近地面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是自然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到大气运动、植被状况、地形和人类活

8、动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时空差异。下图是北京市大气中CO2的浓度年变化(a)及4月日均变化(b)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北京市大气中CO2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光合作用弱,吸收CO2少B.气候寒冷,降水少,CO2稀释少C.季风受地形的阻挡,CO2扩散慢D.人类生活取暖,工业能耗的增加8.关于北京市大气中CO2浓度一天中出现在最低值时刻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强B.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C.交通工具、餐饮耗能少D.人类生活取暖耗能少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