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04—2005学年度高三联考试卷

天津2004—2005学年度高三联考试卷

ID:37214659

大小:1.47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9

天津2004—2005学年度高三联考试卷_第1页
天津2004—2005学年度高三联考试卷_第2页
天津2004—2005学年度高三联考试卷_第3页
天津2004—2005学年度高三联考试卷_第4页
天津2004—2005学年度高三联考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津2004—2005学年度高三联考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天津市2004—2005学年度高三联考试卷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共32道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满分48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据此回答回答1—2题。1.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2.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B.中国的禁烟运动C.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屈辱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贯

2、穿于整个近代史的始终。据此回答3—4题。3.下列城市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先后顺序是()A.天津、上海、汉口、重庆B.上海、汉口、天津、重庆C.汉口、天津、上海、重庆D.重庆、天津、上海、汉口4.最能反映西方列强在19世纪40—60年代侵略特点的是()A.割占中国的领土B.强迫中国开埠通商C.勒索巨额战争赔款D.迫使中国签订“城下之盟”长江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既是一条光荣的河,也是一条苦难的河。根据相关知识回答5—6题。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深入长江流域最远的通商口岸是()A.上海B.南京C.汉口D.重庆6.洋务派在上海创办的民用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B.柯拜船坞厂C.轮船招

3、商局D.发昌机器厂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列强的侵华势力。据此回答7—10题。-10-7.之所以把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由于()A.它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首次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C.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D.它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8.八国联军侵华时与义和团同守天津而阵亡的清军将领是()A.邓世昌B.聂士成C.左宝贵D.丁汝昌9.最能明确地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B.上海工人阶级参加斗争并成为主力C.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10.大革

4、命时期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最大成果是()A.五卅运动掀起了反帝高潮B.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C.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D.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鸦片战争后,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开始了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据此回答11—15题。11.维新思潮同洋务思潮相比,根本区别是()A.时代背景不同B.阶级基础不同C.政治目标不同D.思想观点不同1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领导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A.挽救民族危机B.推翻清朝统治C.建立资产阶级专政D.发展资本主义13.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要()①废除君主②实行暴力斗争③兴民权④学习西方政

5、治制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4.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种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文中的这种“潮流”是指()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社会主义革命C.新文化运动D.马克思主义传播15.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A.彻底废除旧制度B.民主和科学C.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D.民主和共和中国近代企业兴起于洋务运动时期,根据你对近代企业的理解和有关洋务运动的史实,回答16—17题。16.洋务运动中兴办了大批使用机器生产的洋务企业,其作用评价不正确的是()A.引进了西方先进

6、技术B.引起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C.为中国近代化奠定基础D.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10-17.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实质上是()A.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B.发展资本主义C.以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D.变革旧的生产关系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使中国社会发生巨变,据此回答18-20题。18.鸦片战争后,下列经济领域新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中国海关管理权落入外国人手中②外国人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③中国人创办近代商船航运企业④通商口岸出现外资企业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①③②D.①③④②19.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历史发展的最主要特征是()A.我

7、国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近代工业建立B.清政府从勾结列强到成为帝国主义工具C.列强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D.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完成20.《辛丑条约》订立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争夺最突出的是()A.争夺中国海关的控制权B.争夺中国路矿的控制权C.争夺京津地区的控制权D.争夺中国东北地区的控制权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欧风美雨”侵袭下产生,其发展历程充满曲折艰辛。据此回答21—24题。21.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