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

ID:37226197

大小: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9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_第1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_第2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_第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_第4页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余映潮一、研文品读繁简虚实各显其妙《邹忌讽齐王纳谏》不过440来字,却生动地叙写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说记叙了一件受人称道的大事。文章的总体构思是“事不过三”,“三”形成了全文振动的频率,文中小事大事的出现与发展,基本上表现出一种层进式的反复。于是就出现了文中故事的一波三折,出现了文章内容的铺排与渲染,出现了语句的顺畅与圆润。全篇文章有一点戏剧性,有一点童话味。但在这“三”的旋律之下,作者用笔却是错综变化,让人称道。可以说,这篇文章用笔高超,剪裁讲究,繁简虚实,各显其妙。第一部分214字,写了邹忌

2、为期“三”天的活动。这是全文用笔最为繁复之处。文章虽然说不上泼墨如水,却也是尽力渲染,共写了两次窥镜,三次问答,一次反思,还有两次关于徐公的“穿插”。这一部分繁中有简,主写三问三答,细节却生动丰富。且不说三人答问语气语调的微妙变化,且不说“与座谈”显示出场合的正规与发问的慎重,且不说“孰视”时的认真态度,仅两次“窥镜”就有丰富的意味,生动地表现出人物自得与自愧的神情意态与心理变化。这一部分实中有虚。一句“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是在文中关节之处插入的一次虚笔,即使是“明日徐公来”,文中也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徐公是如

3、何更加的“形貌昳丽”:作者仍然虚写,用“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来烘托徐公的美丽,这是非常精妙的“一笔两写”的笔法。如果我们细细品味,还可以发现这一段不仅仅是繁中有简、实中有虚,还有一处虚到极致的“空白”——在邹忌反思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之后,他是怎样再“思”给齐王进谏的——却连一个字的描述也没有,这真是很妙的剪裁,能够让我们神思飞扬。第二部分103字,写的是邹忌讽谏齐王。这一段是简笔,作者惜墨如金,进谏的准备工作与人人物的心理活动等等完全不提,只用“于是

4、入朝见威王”七个字一笔带过。但这一段简中有繁,设喻生动,繁在那脍炙人口的“三比”。“三比”中进行了两次推论,第一次由家事而推论到王之周围的人与事,第二次推论则着力点出关键:“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这里类比深刻,说理充分,由小及大,由点及面,一语既出,发人深思。第三部分123字,这一部分写的是齐王纳谏,纳谏之后措施与效果。作者在这里简繁并用。“善”是此部分的最简之笔,出自一位君王之口的“善”字,不仅只是对进谏的首肯与激赏,不仅只是鲜明地表明了齐王的态度,集中地表现出了“讽”的效果,而且还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齐王作为一位君王

5、的矜持与尊贵。这一“善”字可谓用得恰到好处。而用来论释“善”字的,就是那畅快淋漓、颇有气势的排比句——“三赏”,它们让人感受到了齐王纳谏的决心与非凡措施,表现出了齐王善于纳谏、广开言路的贤君形象。至于文中对纳谏效果的描画,则是实中出虚,由一句“燕、赵、韩,闻之,皆朝于齐”从侧面进行表现,国家的强盛、国力的强大不言自明。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更是画龙点睛,深刻简练,发人深思。[语言卡片]读音:昳丽朝服衣冠期年谤讥间进一词多义归纳有:邹忌修八尺有余通“又”,表示整数后面有余数莫不有求于王有朝:朝服衣冠早晨谤讥于市朝市朝:公共场

6、所孰:吾与徐公孰美谁孰视之通“熟”,仔细美:吾妻美我者认为……美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漂亮甚:君甚美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很”“非常”王之蔽甚矣严重,厉害闻:闻寡人之耳者这里是“使……知道”燕、赵魏闻之听说词义比较:“我”与吾”: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窥”与“视”“窥镜子孰视之“若”与“如”: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又弗如远甚“不”与“弗”:自以为不如又弗如远甚还有一组讽、谏、刺、谤、讥—讽:婉言规劝;谏:直言规劝;刺:斥责、指责;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讥:微言讽刺。二、映潮说课教学创意:用这节课来阐释笔者的一种认识:课堂阅

7、读教学的三要素——诵读,品析,积累。教学思路大致上分为三个教学板块:熟读——巧练——深思。预习要求:1.读标题,读课文,读注释2.读课文,讲述课文中的故事时间安排在有预习的前提下,安排一节课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教学铺垫(3分钟)1.一句话引入:请同学们用最简洁的语言阐释课文标题的意思。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2.请同学们说说《战国策》的“策”字的意思。3.课中人物简介教学板块之一,熟读(10分钟左右)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读准字音,提示学生注意下面字的读音,八尺有余昳丽朝服衣冠期年谤讥间进2.同学们朗读课文,然后

8、阅读文下的注释。3.请同学们像讲故事一样地朗读课文,读出其故事味。4.朗读课文第一段,体味人物语气,读好人物语言。a自由诵读:教师概述:这是一篇语言生动形象的课文,是一篇故事情情节有戏剧性的课文,是一篇人物形象鲜明的课文,是一篇善于对话的课文,是一篇巧于设喻的课文,是一篇精于对比的课文,是一篇着力于铺垫的课文,是一篇小中见大的课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