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1、2单元复习要点

七下1、2单元复习要点

ID:37227387

大小:6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9

七下1、2单元复习要点_第1页
七下1、2单元复习要点_第2页
七下1、2单元复习要点_第3页
七下1、2单元复习要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下1、2单元复习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南北重归统一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定都长安繁荣一时的隋朝隋的统一,589年,灭陈隋朝经济措施:国家的统一,安定,发展生产结果: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隋朝大运河开通时间:605~610年规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及余杭意义: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唐的建立:618年,李渊(唐高宗),定都长安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加强贞观之治原因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精兵简政,勤于政事善于纳谏,以民为本,唯才是举

2、(魏征)女皇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朝的繁荣与衰亡的隋朝开元之治:重视吏治,提倡节俭农业修建水利工程开元盛世(唐玄宗)农耕技术大发展农具改进:曲辕犁、筒车手工业丝织业:品种多,技术高经济繁荣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商业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长安:国际性大都市原因: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任用奸臣,朝政混乱唐朝衰亡转折:“安史之乱”“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瓦解:公元9世纪后期,唐末农民起义灭亡:907年概念: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以考试选拔文武官员后备人员制度(按不同科目选拔人才)背

3、景:魏晋以来,官员多从高门权贵中选拔,有真才实学但出身低微者无做官机会科举制的诞生诞生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法选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作用门第不高的人可凭才学做官选官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科目: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完善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关键人物进士科第一名,称为状元武则天:创设殿试、武举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主考内容废除:清朝末年(1905年)吐蕃:藏族的祖先唐朝的民族关系联姻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回纥:维吾尔族的祖先,后来改称“回鹘”关系:唐太宗册封怀仁可汗靺鞨:满族的祖先关系:唐玄宗册封渤海郡王

4、六诏:白族和彝祖的祖先,南诏统一六诏关系: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日本派遣唐使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对外友好交往唐与日本的关系鉴真东渡唐玄宗时期鉴真应邀东渡日本讲学对中日文化交流产生重大影响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交流产生重大影响唐与新罗的关系使节往来、贸易往来新罗引入中国的科举制、医学、天文、历算等唐与天竺的关系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到天竺求学,以亲身经历写出《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新疆地区历史、佛学的重要典籍。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契丹兴起10世纪初,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

5、契丹国(辽)都城上京辽太宗时,占幽云十六州,与中原冲突加剧陈桥兵变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宋真宗时澶州之战取胜,订澶渊之盟,宋给辽岁币辽、宋、夏的和战11世纪前,党项族元昊建大夏国,定都兴庆,史称西夏;宋夏交战,后议和,边贸兴旺金和南宋的对峙12世纪初,女真族阿骨打建金,定都会宁。金先后灭辽、北宋。1127年,北宋灭亡,赵构在临安称帝,建南宋。金兵南下,岳飞抗金,郾城大捷,秦桧谋害岳飞,南宋与金议和,南北对峙,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北民南迁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自然条件优越经济重心的南移政府扶植水

6、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苏湖熟,天下足”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栽培有了很大发展丝织业和棉织业手工业的兴旺制瓷业瓷都景德镇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商业大都市:开封、临安商业繁荣的表现对外贸易:占有重要地位,对外贸易范围扩大;是朝廷财政收入重要来源货币:北宋时最早的纸币“交子”在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代社会风貌衣: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妇女缠足逐渐传开食:食物丰富、种类繁多,冷饮、肉食、夜市、鱼店等住:百姓住茅屋,富裕人家住瓦房,达官显贵的宅第宏丽行:多用牛车,乘轿普遍,骑驴、骡瓦舍娱乐:勾栏、说书、唱曲、杂剧、杂

7、技风俗商业:摊位、卖食物、药、古玩、字画传统节目:春节(元旦)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206年,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北京)1276年,南宋灭亡,文天祥抗元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其他地区设行中书省行省制度始于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台湾);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成为元朝正式行政区元朝的统治蒙古人内迁,回族出现(回族的形成是民族融合的重要体现)民族分化为四个等级(民族歧视)主要矛盾:农民与地主的矛盾民族融合:促进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思想文

8、化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史学: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战国至五代1300年历史)特点: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诗人众多唐诗“诗仙”李白盛唐时《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代表人物“诗圣”杜甫唐朝由盛转衰时《春望》《望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文学艺术白居易中唐时《秦中吟》《新乐府》宋词代表人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