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动态生成焕发生命活力

关注动态生成焕发生命活力

ID:37234232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0

关注动态生成焕发生命活力_第1页
关注动态生成焕发生命活力_第2页
关注动态生成焕发生命活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注动态生成焕发生命活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注动态生成焕发生命活力作者:江苏省海安县沙岗小学刘东卫  录入时间:2006-6-9  阅读次数:58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充满个性的“生命体”,因此我们的课堂就总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样,一个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而我们追求的是学生的生命成长,让他们“绿意盎然”的课堂中快乐成长。所以,我们的课堂也是真实的课堂,是学生思维真实展现的场所。因为“变化”,课堂上会出现学生对知识的“联想”与“推测”;因为“真实”,我们总会遇到意料之外的“动态

2、生成”。在这种真实的课堂里,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了活动。师生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资源也随时随地地充盈其中。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这些动态生成性资源,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呢?一、情感上准备,促进生成1、关注学生,欢迎生成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合作探究、对话交流,没有时间理会那些“老师我有问题”的另类声音和“节外生枝”的问题,导致学生被动地学,被动地接受。殊不知,“另类声音”和“节外生枝”正是孩子们真情实感的流露

3、。因此,我们要有“生成性”的教学任务观,在课堂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生成的问题,为学生的需要搭建学习平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2、倾听心声,培育自信学生是有情感、有想法、有潜能的人,善于倾听是组织好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认真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敏锐地判断答案的正误优劣,并迅速沟通,学生只有在这样融洽的互动中才能得到多方面的满足,并发挥出聪明才智,得到锻炼与提高。如在复习“图形的面积”时,刚和孩子们一起把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方法理了一下,就有一个声音响起:“老

4、师,我有一个新发现!”尽管他总是做不到先举手再发表意见,但我还是示意他继续。“我可以把所有的图形都看作梯形,然后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他骄傲地说道,我高兴地笑了,这个方法确实不错啊。于是我顺水推舟,让全体学生验证他的方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兴趣盎然,原本乏味的练习课一下生动起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会产生一些与众不同的、奇特的想法,这时候,教师的批评指责,只能压抑学生的思想,从而阻碍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而要鼓励他们有不同的想法或独到

5、的见解,允许他们出错。这样才能使他们有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和信心,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我们既期待又不可预见的生成资源不断地产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具活力。二、利用生成资源,激活数学潜能关注“生成资源”,不仅要捕捉到教学实践中即时生成的生动情境、充满童趣的问题和孩子反馈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进行引导。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数学潜能,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1、倡导自主探究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还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活动空间,使他们的思维在一个广阔的空间里自由驰骋,从而产生动态的教学资源,

6、促进“生成”。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当进行到让学生比较两个相近图形的大小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知道长方形面积的算法,只要用“长×宽”就可以求出它们的面积。”再一问,全班竟然有半数的同学都已经预习了。教师原先精心设计的各个精妙的教学环节和设计好的精心提问,一下子全泡汤了。怎么办?惟有随机应变,及时改变预设的程序。“那么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可以用长乘以宽来计算的吗?请你用手中的学具来证明一下,行吗?”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的探索中;有的独立操作,有的合作讨论;教师也适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

7、学生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大大地超出了我们的预想。自主探究能给予学生证明自己的机会,使他们体验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的生成,同时在这个生成的过程中推动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2、把握意外分歧学生是有差异的,他们的生活经验、个性气质、思维发展不同,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认识、情感体验也不一样。在开放的课堂里,学生敢于从自己的感悟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常常会造成意见分歧,而这种分歧会有助于认识的深化和学习的升华。分歧何尝不是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呢?如一位教师在教学8-2+4时,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会这样想:先想8-2=

8、6,再想6+4=10。这时有一个孩子举手了:“老师,我还有不同的想法,2和4可以调换一下位置。”此时,这位老师等待着让这个学生继续往下说,“8-4=4,4+2……”这时教室里热闹起来了,他的想法招来一片“不对”的声音。面对这些学生,老师留给他们原本并无计划的思考时空,让他们去判断,去发现,去创新。结果,真的有孩子发现其实交换位置后应该是8+4=12,1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