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习作二

口语交际习作二

ID:37244993

大小:4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0

口语交际习作二_第1页
口语交际习作二_第2页
口语交际习作二_第3页
口语交际习作二_第4页
口语交际习作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语交际习作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家嘴小学五年级年级语文学科导学设计主备人:袁玲莉一、学习指南1.课题名称:口语交际习作二2.达成目标:(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习惯;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达真情实感。 (2)过程与方法: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相互交流,感受童年生活的纯真、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3.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的生活。难点: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4.学习方法建议:准备材料,大胆交流,认真修改

2、。5.课时安排:2课时二、导学设计导案设计个性化意见及说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注明课堂练习)学生充分参与交流。教师以一个听众的身份加入学生们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转变角色,进入交际情境,在其间教师可以点拔,引导。百闻不如一见,给予学生范文让学生评说后,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文章的结构,突出重点。1.激趣导入,引发情感体验。  播放歌曲《童年》。师: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让我们把童年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

3、说出来,和同学共享。                       2.同桌间就近交流。  以同桌同学为一组,就自己的照片内容互相说说照片中相关的人和事,或者由一件物品引起的相关回忆。要求:口齿清楚,条理清晰,让对方听了以后能明白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3.全班汇报。  (1)在学生充分参与交流的基础上,让一对同桌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台上的同学说说得是不是比较有条理。  组织学生评议。评议着重围绕是否有条理展开,同时,对是否恰当运用礼貌用语和体态语也应予以一定的评点,以培养学生

4、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2)另请一对同桌同学汇报,除了上述要求外,还要求讲得生动有趣。  学生练说,先后两次指名汇报,组织评议。评议时,以是否有条理和是否生动有趣两点要求为侧重点,但应兼顾语言的规范性,以及听说态度等。  4.自由组合,深入练说。  让学生三三两两,自由组合,互相说说自己有趣的往事。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汇报。  5.课外延伸,生活中说。第二课时(习作)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

5、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②要符合我们生活的实际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玩赛车,可以是捉迷藏,可以是异想天开做傻事……    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同

6、回忆自己童年发生的有趣的事。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同桌互相交流。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教师念范文《我把妈妈丢了》。(学生人手一份)。  范文略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如果有请马上写下来。  五、快速习作,教师巡视1.教师按以

7、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2.在教师的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六、学生自改,二次作文  1.学生自改。在自改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  2.二次作文。在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楚,很有个性化、

8、真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不少于各2遍),随后学生第二次作文。 三、学习资源推荐范文《我把妈妈给丢了》四、困惑与建议(反思)写作《童年趣事》,如何抓住这个“趣”是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在练说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具体指导“趣”的含义,什么是趣事,并对学生所说的事例加以点评,甄别,选好材料了,才能去润色,丰富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