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教育思想

曹操的教育思想

ID:37248961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0

曹操的教育思想_第1页
曹操的教育思想_第2页
曹操的教育思想_第3页
曹操的教育思想_第4页
曹操的教育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曹操的教育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曹操的教育思想马执斌近期,随着河南省安阳市西高穴曹操高陵当选“2009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后,新一轮的“名实之争”再度升温。笔者是搞教育的,不懂考古,自然对“高陵”的真伪不敢置喙。却因此引发了探究曹操教育思想的兴趣。曹操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并不是教育家,那么,曹操的教育思想还有什么可以探究的吗?笔者以为,作为政治家,曹操深知教育的重要作用。所以,建安八年(203),他打败了豪强势力的代表袁绍集团,奠定了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就及时颁布《修学令》,指出:“丧乱以来,十有五年,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

2、,选其乡之俊造者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这表明曹操很注意运用教育手段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然而,当时国家尚未统一,诸侯频繁争战,曹操的主要精力不得不用于政治和军事,难得进一步顾及教育。《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注引《吴历》说:“建安十八年(213),曹操攻濡须,孙权与之对垒。曹操见孙权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在紧张的战斗中,曹操还不忘教子成才,足见他对培养接班人的重视。曹操培养接班人确实有一套。他的长子曹昂早亡,次子曹丕、四子曹植都有文采,是建安文学的中坚,尤其是曹植,钟嵘《诗品》称

3、之为“建安之杰”。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曹植的《吁嗟篇》以转蓬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十一年而三徙都”的生活处境和痛苦心情。诗歌末尾四句:“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糜灭岂不痛,愿与根荄连。”用不惜“糜灭”,愿与根连,反衬转蓬去根之苦,强烈地表达出诗人对“流转无恒处”的不满,令读者惊心动容。前人评论说:“写转蓬飘荡,淋漓生动,笔墨飞舞,千秋绝调。”(《采菽堂古诗选》卷六)曹植诗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很能代表影响后世的“建安风骨”。曹操的三子曹彰“武艺壮猛,有将领之气。”(《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建

4、安二十三年(218),代郡乌丸叛乱。曹彰率兵北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不仅大破乌丸,而且让坐山观虎斗的鲜卑大人“请服”,北方悉平。在教子成才,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杰出的帝王都不成功,跟他们比,曹操可算相当成功。由此看来,我们可以从教子成才,培养接班人的角度,探究曹操的教育思想。曹操教子的材料不算多,又零碎,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教育思想。现将探究所得归纳成条,贡献出来,供学者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一、坚信“德厚流光”的古训,择师重德行曹操的用人方针是“唯才是举”。他认为,有德行的人,未必有作为;有作为的人,未必有德行。

5、他举陈平、苏秦为例,说:“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曹操自己用人,重才能,轻德行。他曾下《举贤勿拘品行令》,要求僚属推荐有治国用兵才能的人,即便不仁不孝,也不许遗漏。可是,曹操为诸子选择教师却重德行。建安十年(205)正月,曹操攻破南皮,杀袁谭,全部占领冀州,辟冀州名士崔琰为别驾从事。曹操对崔琰说:“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崔琰回答:“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兵甲,唯此为先,斯岂冀

6、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史书记载:“太祖(曹操)改容谢之。于时宾客皆伏失色。”(《三国志·魏书·崔琰传》)足见崔琰是一位敢于仗义执言的人。第二年,曹操征并州高平,留曹丕守邺,让崔琰当曹丕的师傅。崔琰尽职尽责,受到曹操的赏识,曹丕的敬重。 建安十三年(208)六月,曹操任丞相,调崔琰任东曹椽。东曹椽是丞相府主管二千石以下官吏升降事宜的办事机构。椽,是办事机构的长官。曹操在《授崔琰东曹椽教》中说:“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故授东曹,往践厥职。”意思是:“你有伯夷的操守,史鱼的耿直,贪心者因敬慕你而变得清廉,强壮者因尊崇

7、你而更加奋勉,你这就可以做时代的表率。所以委派你去担任东曹椽这个职务。《谷梁传·僖公十五年》有“德厚者流光”的说法。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影响深远。”后人把它简化为成语”德厚流光“。从曹操《授崔琰东曹椽教》的内容看,他坚信“德厚流光”的古训,重视表率作用。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建安十六年(211),曹操下《高选诸子椽属令》,说:“侯家吏,宜渊深法度如邢顒辈。”“高选”是严格选拔。“椽属”,是诸侯属吏的正、副长官,实际上是诸侯的师傅。令文意思是:“诸侯的属吏,应当选择深明法理,像邢顒那样的人。”《三国志·魏书·邢顒传》说:“邢顒,字子昂,河间鄚人也。……时人称

8、之曰‘德行堂堂邢子昂’”。曹操让邢顒为平原侯家丞,让“名高德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