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杰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

康杰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

ID:37252884

大小:3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0

康杰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_第1页
康杰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_第2页
康杰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_第3页
康杰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_第4页
康杰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康杰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康杰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题2015.2题目中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Zn=65Al=27Si=28Cl=35.5Fe=56Mn=55k=39S=32一、选择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进入煤矿使用火把照明B.节日期间,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花爆竹C.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D.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漂白精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作用原理相同B.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C.存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应用

2、细口玻璃瓶并配磨口玻璃塞D.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所以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LO2中一定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B.将80gNaOH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C.18g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D.在标准状况时,20mLH2与60mLO2所含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4.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编号实验操作A钠与水的反应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B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500mL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5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C闻氯气的方

3、法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氯气飘进鼻孔D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烧杯,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CuSO4溶液中加入钠:2Na+Cu2+=Cu+2Na+7B.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2H++2Cl-+Ba2++2OH-=2H2O+BaCl2C.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H++OH-=H2OD.Na2O2与水发生反应:2O22-+2H2O=4OH-+O2↑6.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

4、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钠的还原性很强,在空气中易变质,久置后变为过氧化钠B.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C.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并现用现配D.漂粉精的有效成分为氯化钙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Ba2+、Cl-、CO32-B.H+、Na+、Fe2+、MnO4-C.K+、AlO2-、Cl-、OH-D.K+、NH4+、OH-、SO42-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A.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B.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3和NaCl固体的混合物D

5、.将O2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210.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11.把7.4g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其中c(Na+)=0.6mol/L。若把等质量的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残留物的质量是A.3.18gB.2.12gC.4.22gD.5.28g12.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

6、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7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13.实验室里可按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R是A.HClB.Cl2C.COD.NH314.把一定量铁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2+和Fe3+的浓度恰好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1:2C.2:3D.3:215.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实验室里制取氨气的是A.在烧瓶中将熟石灰和氯化铵混合,加水调成泥状

7、后加热B.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C.将分液漏斗中的浓氨水滴入装有生石灰的烧瓶中D.将烧瓶中的浓氨水加热16.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选项被提纯的物质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CO(g)CO2(g)NaOH溶液、浓H2SO4洗气B.NH4Cl(aq)Fe3+(aq)NaOH溶液过滤C.Cl2(g)HCl(g)饱和食盐水、浓H2SO4洗气D.Na2CO3(s)NaHCO3(s)—灼烧17.实验室需配制450ml0.1mol/L的Na2CO3溶液,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