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岩浆活动及岩浆岩分布概况

我国岩浆活动及岩浆岩分布概况

ID:37256614

大小:472.1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5-12

我国岩浆活动及岩浆岩分布概况_第1页
我国岩浆活动及岩浆岩分布概况_第2页
我国岩浆活动及岩浆岩分布概况_第3页
我国岩浆活动及岩浆岩分布概况_第4页
我国岩浆活动及岩浆岩分布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岩浆活动及岩浆岩分布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各地质时期的岩浆分布地质09-2班余飞我国各地质时期岩浆活动广泛,岩浆类型多样。侵入岩中大部分属于花岗岩类,部分为超基性,基性及碱性岩类,火山岩在我国各省几乎都有出露,其喷发期自太古代直至第 四纪一·早元古代及其以前的岩浆岩这一时期的岩浆活动及岩浆岩主要分布于阴山,天山与秦岭,昆仑山之间的地区,以华北,东北南部,山东等地分布最广。始太古代主要有三个时期:第一期同位素地质年龄在24-25亿年间,与泰山群相当,侵入岩主要有花岗岩,混合花岗岩,伟晶岩及基性,超基性岩,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东北地区。这期的火山岩以五台山,太行山区阜平群级山东泰山群中所夹得

2、中基性及部分富钠的基性变质火山岩为代表,如角闪片岩,斜长角闪岩等。嵩山上的岩浆岩第二期距今21-20亿年,相当于五台群。侵入岩以花岗岩类,闪长岩类及伟晶岩为主,见有基性及超基性岩,广泛分布于阴山,辽东,鲁中,吕梁山,五台山等地。这个时期的火山岩一五台群变质基性火山岩为代表。产自辽东第三期距今20-17亿年,属吕梁期。侵入岩以伟晶岩及花岗岩类为主,在我国北方广泛分布。火山岩一吕梁山,太行山区滹(hu)沱群上部中基性火山岩流为代表。吕梁期位于泰山的岩浆岩二·中晚元古代的岩浆岩这一时期的岩浆岩地质年龄约为17-6亿年,岩浆活动主要出现于南方。第一期,同

3、位素地质年龄约为14亿年。在广西北部有基性,超基性岩及闪长岩,在贵州,赣东,皖南可能有花岗岩侵入。火山岩仅见有豫西的中酸性火山岩,祁连山的中基性火山岩和燕山地区大红峪安山岩等。大红峪岩浆岩第二期距今约14-10亿年,代表晋宁运动和雪山运动所伴随的岩浆运动。在华南分布广泛。主要为基性,超基性岩,闪长岩及花岗岩。在皖南,湘东北有凝灰岩,安山岩。闽西,赣中有中性火山岩喷发。第三期,地质年龄约7亿年,在南方有澄江运动所代表的岩浆活动。主要分布于华南,以花岗岩为主,有超基性岩,基性岩,闪长岩类及伟晶岩。嵩山的岩浆岩三.古生代的岩浆岩1.加里东期岩浆岩侵入岩

4、主要分布于祁连山,阿尔金山及华南的湘,桂,赣,粤等地区。其次见于内蒙古北部,大兴安岭,天山,甘肃北部,贺兰山等地。在祁连山,基性,超基性岩及花岗岩类均很发育,东南地区主要为花岗岩类。加里东期裂谷带海西期岩浆岩侵入岩主要分布于阴山,天山及其以北地区。该期侵入岩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泥盆纪)以基性,超基性为主,也有花岗岩类;中期(中晚石炭纪)花岗岩类,超基性岩类均很广泛;晚期(二叠纪)以花岗岩,白岗质花岗岩为主,部分地区有基性岩和超基性岩。岩体南方比北方大。海西期岩浆岩四.中新生代的岩浆岩1.印支期岩浆岩侵入岩主要见于川,青,藏地区,秦岭,南祁

5、连山,青海南部,大别山以及从海南岛到武夷山一代亦有出露,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岩,石英闪长岩,花岗斑岩。部分地区有基性和超基性岩类。印支早期花岗岩2·燕山期岩浆岩侵入岩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侏罗纪)侵入岩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其次为花岗闪长岩及闪长岩。晚期(白垩纪)侵入岩除中,酸性岩外,出现过碱性和偏碱性岩类,岩体较小,部分地区有超基性岩。就全国范围而论,燕山期侵入活动比西部强烈,早期比晚期强烈,燕山期岩浆岩3.喜马拉雅期岩浆岩侵入岩见于西藏,青海南部,新疆西部,西秦岭,东南沿海及台湾等地,多为浅成岩类或次火山岩小型侵入体,主要有超基性岩,基性岩,石英

6、闪长岩,花岗岩,伟晶岩及各类斑岩。喜马拉雅期岩浆岩thankyo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