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

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

ID:37257318

大小:278.00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5-20

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_第1页
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_第2页
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_第3页
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_第4页
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小学)第一部分教师问题【案例1】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感化心灵宇是后来进入我班的学生,他是体育特长生,学习对他来说远远不如足球重要。他刚进班,我就断定他肯定是个调皮蛋,于是第一个深入了解的对象就选定了他。开始的几周他倒是有几分收敛,但是上课基本上不听讲。有一次上课看漫画书,被我没收了,他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于是怎样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成了我的首要难题。起初他并不愿意和我多说话,也不大喜欢和班里的学生交流,于是我开始主动地接近他,专门找一些有关足球的话题和他探讨。他是个很坦诚的孩子,几次交流过后,他就经常给我说他从小到大有关足球的故事。从他的故事中

2、我读出了他的坚韧,他的毅力,他的追求。他的足球技术还算是不错的,文化基础比较差,对于一个体育生来说,这将意味着前途的渺茫。随着我们交流的深入,我开始涉及学习的话题。他却有些退缩了,一下子拉大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弄得我措手不及。直到那天下大雨,我发现他一个人在卫生区打扫卫生,雨水几乎湿透了他的全身,我看到这样的场面心里顿时颤了一下,马上找来一把伞为他遮雨。事后我在班里表扬了他,我说他让我感动,让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后来他告诉我,我们之所以能像现在这样的彼此信任,正是那次为他撑伞的事深深地感动了他,从那时候起他把我当成了朋友。就在冒雨打扫卫生区当天,我在他的作业本上这样写道:“你的行为让我感动,我

3、相信自己的眼光,你是个好孩子,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自豪,我愿意陪你一起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第二天他给我一封长长的信,里面写下了他的故事,他的想法,他的追求以及他的困惑。他还把日记给我看,让我彻底地了解他。这是一个很懂事、很孝顺、很好强的孩子,他的最大的追求就是是球,为了足球他可以放弃很多东西,但是学习决不能放弃,所以我计划从数学开始着手,加强对他学习的督促。在我的劝、哄、鼓励的作用下,他开始上课回答问题了,也开始自己做作业了,而且有时候还来问我题,我高兴极了。我和他定的目标是期中考试至少数学及格。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上课有了明显的变化,政治、历史课也开始回答问题了。当我们俩都期盼的期中

4、考试成绩下来后,发现历史59分,数学48分,我对此没有做任何的评价,让他自己总结。他在给我的信中写到,这次考试成绩下来后他很难过,以前的他从来不会因为考试成绩而伤心,而这一次确实觉得不好意思了,尤其是那个59分,如果再多背一个题就及格了。看了他的信,我没有批评他,反而表扬了他,让他谈谈得59分的感觉,告诉他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期待着他的努力,相信他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就这样,我们一直进行着良好的沟通。我看到了他的进步,起码他知道学习了,虽然有的科目还是很差,但他知道努力了,我为此而感到欣慰。现在的他,是班里的体育委员,对班级的工作非常有责任心。他遇到了不高兴的事也是第一个告诉我,就连他出去比

5、赛也会每天向我汇报行程,我知道我已经成为了他的朋友,甚至是亲人。他曾说过:“李老师,除了我爸妈,就你最疼我了。”虽然我无法承担这句话的分量,但是我的学生着实一次次地感动了我,是他教给了我这样一句话“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感化心灵”。有了和宇的接触,我坚信我可以用自己的心灵感化更多的心灵。附:这可能不是一篇好的教育案例,但这是我当班主任以来感触最深的一个教育过程。虽然我现在并没有和每一个孩子达到这么顺畅的师生关系,但我一直在努力,因为我始终相信用真心可以换得真心。也许宇将来不一定出人头地,但我会成为他记忆中最深刻的老师,因为我是在用真心教育他、关怀他。(misspuck)【点评】智慧与爱心同等

6、重要misspuck老师文章的题目是“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感化心灵”,可是我们纵观全文,其中教师的一片爱心倒是看得很清楚,而智慧,恕我直言,就不明显了。这正是目前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普遍弱点。学生宇是个“调皮蛋”,不爱学习,只爱足球。misspuck老师看到了这些现象,不假思索地就给自己确定了以下任务:“于是怎样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成了我的首要难题”。我发现很多老师都是这样思考问题的,已经公式化了。这种思路是智慧的吗?恐怕不是。可能misspuck老师一抬脚就走错了路。这种思路的推理是:学习不起劲,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一旦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就会努力学习,而且能学好。这个推理经不起推

7、敲。实际上学生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不但口头上知道,而且心里也很明白。家长和老师天天挂在嘴边的观点,他们怎么能不知道?再说,我们社会的整体风气分明对高学历者有利。学校里,成绩好者出尽风头,成绩差者灰头土脸;社会上,高学历者名利双收,低学历者就业困难。学生再傻,也能看清这种现实。明明知道学习重要,为什么还提不起劲呢?这样提问题,就有点智慧了。那是因为,认识到一件事情的重要,并不能保证人做这件事情有劲头,更不能保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