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长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卷

安徽天长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卷

ID:37271728

大小:41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0

安徽天长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卷_第1页
安徽天长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卷_第2页
安徽天长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卷_第3页
安徽天长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卷_第4页
安徽天长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天长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天长市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2012-3一、单项选择题(30×2分=60分)1、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其主张得到秦孝公的支持,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的主要出发点是(  )A.增强秦国国力B.商鞅的主张符合法家思想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势所迫D.借变法打击贵族势力,巩固统治2、商鞅变法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A.奴隶主土地所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B.新兴地主阶级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C.秦孝公审时度势取变法强国之路D.争霸战争

2、的形势迫使秦国改革内政3、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A.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必然的B.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C.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4、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施以车裂之刑。但是,“商鞅虽死,秦法不败”。上述现象说明()①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②商鞅变

3、法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③变法者多数没有好结果④商鞅实行严苛的法律自食其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5、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是()①废分封、行郡县②统一度量衡③重农抑商④燔诗书而明法令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6、商鞅变法中,对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容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 B.奖励军功C.重农抑商D.推行县制7、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投宿,谁就要连坐的。”

4、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8、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是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B.信仰即可得救()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D.因行称义9、尔文说:“一个人之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 ()A.加尔文的“先定论”B.加尔文宗教改革对许多国家

5、产生了重大影响C.加尔文代表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10、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是()①从原因上看,都深受文艺复兴运动和路德宗教改革影响 ②都反对罗马教皇权威 ③都主张《圣经》是信仰的根据④改革的领导者都是国王(或君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1、16世纪,西欧大陆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王权的矛盾激化C.世俗封建主要剥夺天主教的经济特权D.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12

6、、下列关于16世纪初德意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经济有了较显著的发展B.封建经济仍占统治地位C.资本主义萌芽还未出现D.被称为“教皇的奶牛”13、宗教改革从德意志开始的主要原因是()A.德意志处于分裂状态B.天主教会成为德意志社会矛盾的焦点C.德意志爆发了闵采尔领导的农民起义D.马丁·路德的改革方案深入人心14、在教义方面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不同于加尔文教主张的是()A.没收天主教会的土地B.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C.先定论D.因信称义15、“那是一个极其黑暗极其龌龊的时代,除了匍匐

7、于王权脚下的草芥,任何生命都不能生长”。19世纪中期,俄国的黑暗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A.沙皇实行封建专制统治B.实行农奴制,农奴地位卑微,生活悲惨C.任何人都没有生活保障D.实行对外战争16、亚历山大二世说:“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要(  )A.强化俄国的农奴制 B.发动殖民扩张战争C.改革农奴制D.镇压革命行动17、下列农奴制改革的法令中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是(  )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B.

8、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C.农奴摆脱农奴主控制,归村社管理D.高价赎回一小块份地18、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告中说:“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两则材料对比说明(  )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C.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D.农奴没有获得任何的人身自由19、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的发展,因为(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