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0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学案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0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学案

ID:37274117

大小:1.56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20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0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学案_第1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0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学案_第2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0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学案_第3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0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学案_第4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0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0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0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考纲明细] 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2.群落的演替(Ⅰ) 3.实验:(1)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2)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考点1 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1)生物群落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生物群落物种组成①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②衡量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③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2.群落的种间关系(1)连线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2、答案 ①—c—Ⅲ ②—b—Ⅳ ③—d—Ⅰ ④—a—Ⅱ(2)“四种”种间关系的比较[易错警示] (1)生存斗争既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2)种内关系包括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3)种内斗争与竞争。简记为:“同斗争”“异竞争”。同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或同种生物之间对资源和空间的争夺都为种内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对资源和空间的争夺就是竞争。另外两种生物以同一植物为食,但取食的部位不同并不构成竞争关系,例如:人吃玉米子粒,而牛吃

3、秸秆。3.群落的空间结构(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2)类型(3)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①形成原因: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②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深挖教材高山从低到高植被分布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试说明理由。提示 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因为在每一个自然区域地段,均具有自然群落,而每一个自然群落都有各自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必修3P72资料分析改编)生态学家高斯为研究

4、三种草履虫的种间关系完成如下实验,其中尾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好氧细菌,大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酵母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显示双小核草履虫和尾草履虫混合培养后呈现捕食关系B.图甲显示双小核草履虫和尾草履虫混合培养的结果对双方都有利C.图乙中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后在试管上部和下部的草履虫分别是尾草履虫、大草履虫D.图乙中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后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 C解析 从图甲看出,双小核草履虫和尾草履虫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A错误;竞争的结果是对双小核草履虫有利,对尾草履

5、虫不利,B错误;图乙中尾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好氧细菌,大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酵母菌,所以分布在试管上部和下部的草履虫分别是尾草履虫、大草履虫,这种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D错误。 (必修3P77拓展题T2改编)《诗经·小雅·小宛》中有“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之句,这两种生物有怎样的种间关系?(  )A.互利共生B.寄生C.捕食D.竞争答案 C题组 种间关系判断1.下图1中所示的是生物间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2坐标系中的曲线表示两种生物之

6、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A.图1中①~④表示的生物间关系分别是互利共生、种内斗争、捕食和竞争B.图1的③中A的数量大量减少后,B的数量一直增加C.图2中的甲、乙、丙分别对应图1中的①、③、④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可能同时存在如图2中的乙和丙两种关系答案 B解析 根据图1中几种生物关系的模式图可判断①、③、④分别表示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②表示的是生物A的不同个体间的种内斗争,A正确;图1的③中A与B是捕食关系,当A大量减少后,B的数量先增加后达到稳定,B错误;图2中的甲

7、、乙和丙分别表示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对应图1中的①、③、④,C正确;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可能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D正确。2.(2014·全国卷Ⅰ)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答案 A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A正确;水稻和青蛙并未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B

8、错误;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关系,C、D错误。3.甲、乙、丙是食性相同、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答案 D解析 随着池塘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丙蝌蚪存活率降低、乙存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