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乡土 深入生活

立足乡土 深入生活

ID:37279278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0

立足乡土  深入生活_第1页
立足乡土  深入生活_第2页
立足乡土  深入生活_第3页
立足乡土  深入生活_第4页
资源描述:

《立足乡土 深入生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立足乡土深入生活——浅谈农村小学生乡土作文能力的培养泌阳县黄山口乡中心学校王万启农村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作文教学,作文教学开展的成败、理想与否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好坏。尤其是农村的语文教学,在很多地方的作文课中,学生言之无物、言而无序的现象十分普遍,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素材,写起作文来干巴巴的,属于被动状态,更谈不上积极性和兴趣了。那么,如何改变这种不良的现象呢?我尝试引导学生写乡土作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转变观念,树立“乡土作文”意识。和城镇的孩子相比,农村孩子的见识和阅历比较狭窄和单薄,知识积累也远远不及(大部分而言)。

2、在很多作文指导书、参考书上,很多文章均出自城市孩子之手,在笔下呈现出闹市的人物景象,如:六环路、街心花园、各种游戏、网吧等。在感叹城市孩子博闻多识之余,我们会不会感觉到这样的作文能为农村孩子带来些什么?有什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古人云:“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就是说人的见识决定了人的经验,人的想象力建立在对事物熟知的基础上。让农村的孩子从城市孩子的作文中学写法、结构、语言技巧尚可,但一味让他们去效仿那些“以己昏昏”的陌生素材,真可谓是“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4。而农村小学作文的现状是:学生养成了一种“作文自卑症”

3、,认为只有城市生活才是高雅的、写出来才是作文。而写农村生活则“不登大雅之堂”,显得太土。于是抄袭便成了作文课上的普遍现象。要么是胡拼乱凑,说一些违心的话勉强应付。在开学的作文课上我纠正了这一偏见,古往今来,优美的“田园风光”吸引了很多的文人墨客,象陶渊明,甘愿隐居,过着恬淡自足的农耕生活;近代的刘绍棠,已成为一代乡土文学大师;陕西作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都以写农村题材而声名大振……写农村生活,立足乡土,表现家乡的人、事、物,一点儿不丢人。作文,源于生活,作为农村的师生,应从思想上纠正“农村土、俗”的偏见,更新观念,沾有泥土气息

4、的作文也许更富有生活气息!我县教研室刘樟主任的《栗捻儿》已成为泌阳民风民俗的一个文化符号。二、深入观察,积累素材。“田园风光令人醉,秀色可餐惹人痴”。也许是对身边风景太熟悉了,以致于谈到家乡时非常陌生。碧绿的田野、小河、山岗、树木花草、村庄、院落,到底写什么好呢?很多同学感到迷惘。在一次作文课前,我让同学们走出校园,来到田野里,站在田间地头。只说了一句话:“同学们,在我们面前呈现的是一片碧绿的麦田,这景色我们几乎天天见,但是今天我们所要做的是:每个同学都要认真观察,发挥自己的想象,把你所看到的景物、想到的东西装到心里”,在这4

5、番话的提醒下,同学们都来了精神,有的在热烈的议论,有的俯下身子捻着麦叶细细地看,回到教室,我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字:我看到的麦田。这了不到半个小时,沙沙的声音渐渐消失,同学们都完成了任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师生都很兴奋。在第二周的课上,我提前布置了任务:村头的槐花花。因为当时正值槐花盛开,清香怡人。学生们回家后都关察得很仔细,在作文中把槐花的形、色、味、神都写得很有姿彩、富有神韵。我及时给予了表扬,同学们也有了成就感。“作文并不难写也,老师”。平时一写作文就抓耳挠腮的李军同学如是说。其实,农村孩子不必羡慕城市孩子的见闻,他们自身的

6、写作空间也相当辽阔:麦场、田野、劳动、在海滩里的游戏、在土操场上的打闹追逐嬉戏……他们身上那种淳朴、与生俱来的坚强、吃苦耐劳……都是作文素材中的“上品”、“精品”。骄傲都来不及,何言自卑呢?怎么能说“没东西可写呢?”。关键是:一、转变观念;二、深入观察。三、打破模式束缚,自由抒写心灵。在作文教学中,有很多老师会三令五申,让学生按照严格的写作程序,一定要做到“起、承、转、合“,或者是列一个模式。其实,这样的作文束缚了学生写作的自由,“文无定法”,一味强求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去练习无疑于“按图索骥”,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学生写

7、出流畅、有创意的写作。学生在框框的束缚下“打不开思路”、“瞻前顾后”4、犹豫不决,更不要谈放飞心灵、展开联想和想象,即便捕捉到了美好的生活镜头,也会因为框框的影响而自我封闭。所以老师不能人为设置太多的障碍,应让他们自由抒写心灵,轻松上阵,体验作文的惬意与轻松。当然,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乡土作文的实行应顾及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宜要求过高,不宜急于求成。作文是一条漫长的路,应该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去走!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