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范围识记内容

中考范围识记内容

ID:37280995

大小:4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0

中考范围识记内容_第1页
中考范围识记内容_第2页
中考范围识记内容_第3页
中考范围识记内容_第4页
中考范围识记内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范围识记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九年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范围内识记内容我国的五大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一国两制。两大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治国方略:依法治国。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军事上抗美援朝1950年10月,政治上和平解放西藏(标志着祖国大陆全部解放)……,经济上恢复国民经济,实行土地改革(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P112、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P143、一五计划(1953——1957)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方面成

2、就大,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P164、1958开始,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错误,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十年文革(1966—1976),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主要的失误是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文革是十年内乱,中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受严重践踏,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深受迫害。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P175、伟大的历史转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邓小平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

3、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上来。新时期的特点是改革开放.P236、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在安徽凤阳的小岗村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P237、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开始,深圳、珠海、汕头(广东省)、厦门(福建省)为经济特区,逐渐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快迅的发展,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P23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能够吸收和借鉴一切先

4、进的东西(引进外资,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思品P47、48)8、一国两制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后,香港、澳门顺利回归,我们要用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解决台湾问题.6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的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但台湾

5、岛内分裂势力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进程。P26、思品P44、459、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访华,结束了两国20多年的敌对关系;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01年APEC会议在中国上海成功举行;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这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P2910、20世纪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总

6、体和平,局部战乱。P3211、和平问题:当今世界并不安宁。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因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资源争夺引起的局部战乱还时有发生。解决和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P32中国如何面对《精讲精练》P2412、发展问题:当代国际社会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发展问题又称为南北问题,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地域上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地处北半球,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南半球P3613、发展问题的原因是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侵略(历史原因);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改变(根源);发展中国家的外债

7、、内乱、人口多等.解决发展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P36中国如何面对《精讲精练》P2614、P40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仍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我国人民生活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仍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本世纪头20年的目标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本世纪50年代的目标(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思品P111)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思品P116)是民主法治、公平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