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分析 (郭艳)

(郭艳)《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分析 (郭艳)

ID:37300624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郭艳)《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分析 (郭艳)_第1页
(郭艳)《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分析 (郭艳)_第2页
(郭艳)《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分析 (郭艳)_第3页
(郭艳)《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分析 (郭艳)_第4页
资源描述:

《(郭艳)《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分析 (郭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分析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雍熙一小郭艳[案例背景]《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科书中的一篇自读课文,它主要讲述了“在一次突如其来的地震后,一位父亲跑到儿子上学的学校,看到学校已经变成的废墟,但还是不停挖掘。在38小时后,父亲终于救出了儿子与同学们的感人故事”。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孩子是可敬服的,他可以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可以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可以飞到天上,可以潜入蚁穴。”只要给学生的思维留有足够的空间,智慧的火花一定能碰撞出灿烂的光芒。而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问题解决是否有效,就考验老师提问与解决的“时”与“度”。最近欣赏了

2、纳雍一小邓娟老师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感触颇深,下面就她教学的一个片断来谈谈笔者的感受。[案例描述]上课伊始,老师信步走进教室,微笑着对学生们说:“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自读课文。”随即板书:17*地震中的父与子。提问: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习自读课文的方法是什么?”学生们都把老师教给他们的看家本领一一向老师汇报。生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还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生2:“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不懂的问题,再和老师、同学一起解决”……“哟,你们真厉害!”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展示出来,还故作高兴地说:“看来今天老师没事做了,那你们就按照你们说

3、的方法来学习吧!”这时的学生听说让他们自学,就窃喜不会抄写太多笔记而开心极了,立即进入自学状态:一会儿查工具书,一会儿和小伙伴交流,一会儿在书上作批注……真是忙得不亦乐乎。片刻,老师说:“孩子们,你们有没有需要大家帮助解决的问题啊?”话音刚落,一个孩子站起来疑惑地问道:“老师,为什么其他孩子的父母看到地震后的恐怖场面都绝望地离开,而阿曼达的父亲还一直在挖掘呀?”另一个孩子附和着:“是啊,我想阿曼达的父亲有可能想到阿曼达已没有生命,出现精神不正常,分不清安全与危险了……”又一个孩子插嘴道。“我想是阿曼达的父亲会肯定他的儿子还活着。”……4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争论

4、非常激烈,他们谈到的方面太多,但是都比较肤浅而离奇,老师趁机引导:“孩子们,你们说的原因都有可能,但是,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来看,‘至于阿曼达的父亲为什么置生死于不顾地挖掘废墟呢?’课文中已经悄悄地告诉你们了!(老师在“悄悄”一词上故作神秘地说)但是要细心的孩子才能发现哦!”老师的引导让学生们产生了很大的探索欲望,经过他们认真的阅读,同桌的讨论、小组的交流,终于过滤出精华的答案:“老师,我知道了,原因是父亲与阿曼达之间互相信任。”老师找到又一次提问的切入点:“你从哪儿知道的呢?”学生自信地告诉老师:“是父亲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老师顺水推

5、舟地捕捉问题:“你真聪明,那么你能找找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三次。”学生当然很快找出来。师:第一次是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生:是父亲常对儿子说的!师:如果你是父亲,你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对儿子说呀?生:和蔼地,坚定地!师:请你对儿子说一遍。(将话筒伸到学生面前)生有感情地读。生:我还知道第二处是儿子在废墟里得知父亲来救他时说的话。师:那现在儿子是什么样的心情?生:自信!自豪!感动!……师:请你替他对爸爸说一遍。(将话筒伸到学生面前)学生深情地读。生:老师,我还知道第三句是儿子让同学们先出去,而把自己留到最后出去时对父亲说的!师:孩子,请你对父亲说。(将话筒伸到学生面

6、前)生1:(哽咽地)读。师: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读?生:因为我想到——4当他清清楚楚地知道来救他的人确实是他的爸爸时,他应该非常感动,而且是感动得想哭。师:你真会思考!(请另外一个学生。)你还想怎样读?生2:(坚定、果断地)读。师:孩子,你要表达什么情感?(将话筒伸到学生面前)生2:我已经感受到这时的阿曼达现在很自信的心情,还感受到他果断地先让其他同学出去的那种无私。“真是太感人了!”老师相机地提问,“那从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之间发生的这个动人心弦的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让老师很惊讶:“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会创造出奇迹。”“任何事情只要有一丝希望都要争取。”“答应

7、别人的事情要办到。”“只要人人都有责任感,生活就会变得更美好。”……就这样,老师抓住自读课文的特点,让学生自读自悟,在交流讨论的学习过程中突破重点、突出难点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评析]从本教学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个高效的教学片断。教师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方向进行了精心设计。表面上看起来,教师是是个“懒惰”之人,其实她是为培养“勤”学生下了很大的功夫。老师在教学中展示的轻松、自然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影响。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亮点: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民主的学习气氛,设置讨论争辩的适宜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