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1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1

ID:37306758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1_第1页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1_第2页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1_第3页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1_第4页
资源描述: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标要求】了解“文景之治”。【学习目标】1.掌握西汉建立的基本史实、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2.通过思考“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和“文景之治”的成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学习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学习难点】“文景之治”的成因【学习过程】一、西汉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二、“休

2、养生息”与文景之治“休养生息”即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的宽刑薄赋政策,以保养民力,增殖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阅读材料,结合教材,请回答。材料一汉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相同颜色的马驾车),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状况?这一状况是怎样造成的?4/4(2)汉高祖刘邦是怎样改变这一面貌的?材料二(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材料三(汉景帝)曰:“农,

3、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3)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展社会经济?效果如何?(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有哪些?三、对比秦亡汉兴回忆前一课中的秦始皇陵,对比汉文帝对修自己陵墓的要求,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再对比他们在位时的统治,谈谈你的看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自主构建】【直击中考】1.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4/4A.公元前2世纪初B.公元前2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初D.公元前3世纪末2.下列与“文景

4、之治”相关的表述不准确是的      A.指刘邦统治的时期   B.指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 C.前后近40余年 D.“吏安其官,民乐其业”3.以注意节俭而著称的西汉皇帝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课后反思】4/4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一、略二、(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到处一片荒凉景象。是秦的暴政、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破坏了社会经济。(2)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解甲归田、劝民还乡、释奴为民和十五税一),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5、,注重发展农业生产。(3)汉文帝、汉景帝进一步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劝诫百官关心农桑;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效果:文景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逐步恢复,社会比较安定,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历史上称着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4)汉朝统治者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重视“以德化民”,提倡节俭等。三、不同之处;秦始皇的骊山陵规模巨大,里面犹如堂皇的地下宫殿

6、;汉文帝预修陵墓,要求从简,只用陶瓦装饰。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秦始皇实施的是暴政,刑罚残酷,激起反抗;汉文帝实施的是仁政,减轻刑罚,“以德化民”,反而促进社会的安定。秦始皇好大喜功,徭役、兵役繁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汉文帝奖励农耕,减轻徭役兵役,社会经济因而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直击中考】DAB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