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架后,家长该如何教育

孩子打架后,家长该如何教育

ID:37310018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1

孩子打架后,家长该如何教育_第1页
孩子打架后,家长该如何教育_第2页
孩子打架后,家长该如何教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孩子打架后,家长该如何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孩子打架后,家长该如何教育 家长发现孩子打架后,通常有5种反应。  1.不问清原因,只是简单制止孩子打架。  2.不问青红皂白,打骂自己的孩子,以显得自己的公平或发泄心中的不快。  3.吓唬或训斥对方。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打架,尤其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吃了亏,就吓唬对方:“下次如果你再和我们打架,我就……”  4.与对方家长互相吵骂,甚至大打出手,成为“冤家”。  5.谨慎对待,不随意评判孩子的打架行为,而是探究孩子打架的原因,帮助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家长哪一种表现好呢?  肯定的回答是第5种好。对此,孙启亮指出,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如果冲突严重,家长要

2、先加以制止,以防止不必要的肉体伤害。家长对问题的解决应坚持:孩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孩子自己解决不了,求助于父母,父母切莫简单处理,武断对待,或不问青红皂白打骂自己的孩子或别人的孩子,片面地说打架不好。  这些方法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会产生不良的影响,都是不可取的。父母应该首先处理孩子的情绪,然后弄清楚打架的原因,让孩子有正确的是非观,分析原因后,如果是自己孩子不对,父母应明确指出孩子的不对之处,并进行教育,还应该让孩子向对方赔礼道歉,指导孩子道歉时应注意的礼貌用语。假如分析原因后是对方不对,父母也应指导孩子,学会正确处理问题。  如果是正常交往中发生的小冲突,可引导孩子采取

3、忍让、不予理睬的方法,这有利于培养孩子谦让宽容的良好品质;如果孩子的既得权益受到侵犯,可引导孩子据理力争;对经常欺侮人的小朋友,可以采取回避的方法,或向教师、家长反映情况,让成人介入。  2、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家长要以诚相待,宽以待人,讲文明礼貌。  给孩子树立好的学习榜样。切莫因孩子交往中发生的问题引起家长们之间的不和睦,造成不良的影响。  3、正确认识孩子在交往中打架的行为。孩子在交往中打架,是他们在群体交往中协调、解决矛盾的一种手段,孩子们就是通过这种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学会怎样坚持独立的见解,学会怎样竞争又怎样协调,学会适度地表现自己,培养忍耐能力,不断增长与其他孩子交往的知识。 

4、 因此,如果孩子的打架行为发生在正常交往中而且并不十分厉害,家长就不应过多干涉,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协调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学前教育“小学化”八种危害1违背幼儿天赋天性2影响幼儿身体健康3扭曲幼儿心理发展4抹杀幼儿创造可能5剥夺幼儿幸福生活6影响教师发展7偏离办园宗旨8误导家庭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