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盆山耦合与油气成藏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盆山耦合与油气成藏

ID:37329115

大小:273.8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盆山耦合与油气成藏_第1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盆山耦合与油气成藏_第2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盆山耦合与油气成藏_第3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盆山耦合与油气成藏_第4页
资源描述: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盆山耦合与油气成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天然气工业2008年5月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盆山耦合与油气成藏*谭开俊,张帆吴晓智。王仲军。耿梅。(1.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3.中国石油新疆油lit公司)谭开俊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盆山耦合与油气成藏.天然气工业,2oo8,28(5):10—13.摘要为了更好地研究准噶尔盆地的油气成藏特征,预测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以盆山耦合关系为研究思路,剖析了该区盆山系统的演化特征、盆山耦合模式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认为:①达尔布特推覆体

2、和哈拉阿拉特山推覆体是经多期叠加而形成的复杂地质体,构造和断裂发育;而和什托洛盖盆地则是一个在海西期西准噶尔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经过多期构造作用而定型的新生代小型山间盆地。②该区盆山耦合模式主要有两种:剖面模式的逆冲双重构造,平面模式的北东向构造带和北西向横断裂。③横向断层转换带、“骨节构造”和第三排构造带具有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是该区今后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区。主题词准噶尔盆地西北盆地造山带构造断裂油气藏形成勘探区在准噶尔盆地的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其西北北东,长约80km,宽度为2O~30km。主推覆体扎缘构

3、造活动主要表现为逆掩断裂,形成延伸250km依尔山由下石炭统浅变质砂岩、板岩以及火山岩组的推覆体构造带。逆掩断裂带属挤压一推覆型断成。主推覆体内褶皱构造复杂、断裂发育。断裂纵裂,形成于海西中晚期,定型于印支期,活动终止于横交错,破坏了褶皱构造的完整性,并明显地控制着燕山中期。它是一个在古逆掩断裂带基础上发育起超基性岩和金属矿体以及流体的空间分布。特另0是来的沉积岩断裂带。由于形成期早、活动期长,使它达尔布特断裂带对达尔布特推覆体地质构造演化起兼有逆掩性质和同生断裂性质,为油气形成、储盖和着控制作用。一般认为,

4、达尔布特断裂形成于石炭运移聚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形成了宽阔的油气富纪;二叠纪时,在柳树沟一带呈现了挤压褶曲特征,集带。在阿克库拉发生逆掩和强烈褶皱。这说明达尔布特盆地和造山带作为了解和认识地壳动力学和岩断裂一线在石炭纪、二叠纪受过强烈挤压推覆,由此石圈演化的两个重要窗口,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地质形成了达尔布特推覆体。这种作用一直延续至燕山学家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期,尔后经受了明显的剪切扭动。但在第四纪,在达果,但迄今仍没有获得对山脉或盆地的完整认识Eli。尔布特河流峡谷区,则呈现出了张性特征。

5、2O世纪9O年代初期,把盆地和造山带作为一个统一2.哈拉阿拉特山系及和什托洛盖盆地构造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来研究的盆山耦合关系新思路应运而特征生。目前,国内对盆地的构造演化研究较多¨2_6_,但对盆山耦合关系的研究却甚少,特别是对盆山转换哈拉阿拉特山推覆体上盘,经历了多期南北向过程中油气成藏作用的研究则就更少了。挤压构造运动,形成了由主断裂及许多不同序次的分支断裂和褶皱在不同时期叠加而成的复杂地质一、盆山系统演化特征体。其推覆主体位于红旗坝,具有滑脱型的特点。1.达尔布特推覆体构造演化特征由于印支运动发生强烈推覆

6、,在上盘推覆体后面形达尔布特推覆体以扎依尔山为推覆主体,走向成了由于拉张而陷落的和什托洛盖盆地。该盆地是*本文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预探项目“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精细勘探与有利目标选择”(编号:060108—3)的部分研究成果。作者简介:谭开俊,1973年生,工程师,博士研究生;长期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工作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已发表论文2O余篇。地址:(730020)甘肃省兰州市雁儿湾路277号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电话:(0931)8686615。E

7、—mail:tankj@petrochina.com.cn·1O·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第28卷第5期天然气工业准噶尔盆地北部的一个山间断陷盆地,经过多期构造成中、上白垩统缺失,新近系角度不整合于侏罗造的作用而定型,是在海西期西准噶尔褶皱基底上系、白垩系和古近系之上;喜马拉雅运动晚期继续的发育起来的新生代小型山间盆地。该盆地基底由泥强烈挤压、推覆和隆升作用,主应力方向转为南北盆系(研究区内缺失)、石炭系地层组成,其主要岩性向,发育了一系列东西向褶皱和东西走向的逆断层,为中酸性火山岩、

8、火山碎屑岩和碎屑岩。石炭纪末,进一步的构造活动使新近系也被错断、褶皱,断层上准噶尔盆地经受海西期构造运动,西准噶尔造山带部地层发生剧烈挠曲,在该盆地南部沉积了较厚的由北西向南东挤压推覆造成上盘剧烈抬升,断裂广第四系。泛发育。随后的印支运动进一步加剧了推覆、挤压二、盆山耦合模式作用,形成了和什托洛盖盆地的雏形。侏罗纪早期和中期是盆地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坳陷中央沉积1.盆山耦合的剖面模式了较厚的中、下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