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貌的分析与介绍

岩溶地貌的分析与介绍

ID:37329519

大小:6.42 MB

页数:186页

时间:2019-05-12

岩溶地貌的分析与介绍_第1页
岩溶地貌的分析与介绍_第2页
岩溶地貌的分析与介绍_第3页
岩溶地貌的分析与介绍_第4页
岩溶地貌的分析与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岩溶地貌的分析与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岩溶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由岩溶作用产生的各种地貌现象。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地下溶洞等都属之。硫酸盐类岩石(石膏、芒硝)可溶岩卤化物盐类岩石(卤盐、钾盐)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硅质灰岩,泥灰岩)我国的岩溶地貌以广西、贵州、云南东部最为典型。Aomenxiaodu.coma8yulecheng588.comzhenrenyulechang2.comwangshangduqiu8.comwww.xianjin527.com/lll岩溶作用溶蚀冲蚀崩塌堆积岩溶作用一、溶蚀作用(一)溶蚀作用机理:溶蚀作用机理——通过溶

2、解、水解、水合、碳酸化、氧化等作用对矿物和岩石的破坏作用。1、溶解——矿物遇水以后一些矿物质点(离子或分子)逐步离开矿物表面,进入水中,形成水溶液而流失。易溶解的矿物,K+、Na+、Ca+、Mg+、Fe2+、Mn2+、Al2+、Ca等的卤化物,硫酸盐可溶岩造岩矿物的溶解度:食盐>石膏>方解石2、水解——指矿物与水发生反应而分解纯水是中性的,但仍具有离解性,即部分水能够离解成H+离子和OH-离子,它们能使一些弱酸强碱或强酸弱酸的盐类矿物在水中也能离解为阴、阳离子。因此,某些矿物溶于水后,其离子能和水中的H+或OH-离子结合而形

3、成新的矿物。-3、水合(水化)作用——水与一些不含水的矿物相结合,水参与到矿物的晶格中去,改变了原来矿物的分子结构,形成新的含水矿物。如CaSO4+2H2OCaSO4•2H2O硬石膏石膏水化作用的结果:矿物硬度变小,密度降低,体积膨胀。4、碳酸化作用——大气和土壤中的CO2与水化合就成碳酸,碳酸与岩石中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形成碳酸盐。CO2与水化合成碳酸CO2+H2OH2CO3碳酸又离解为H+与HCO3-离子:H2CO3H++HCO3-HCO3-H++CO32-水中的CO2含量越高,H+也越多,当多含量H+的水对石灰岩作用时,

4、H+就会与CaCO3中的CO32-结合成HCO3-,分离出Ca2+,而使CaCO3溶解于水。H++CaCO3HCO-3+Ca2+综合反应式:CaCO3+H2O+CO2Ca2++2(HCO3)-方解石上述反应是可逆的,当水与空气中减少,碳酸含量也随之减少,将发生沉淀。石灰华。石钟乳、石笋的成因介如此。5、氧化作用——物质和氧化合的反应(大气中含氧21%,溶在水里的空气含氧达33—35%)。水的溶蚀能力(二)影响溶蚀作用的因子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1、水的溶解能力(1)水的化学成分水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指水含碳酸、有机酸、无机酸、

5、等的多少。A、碳酸只要有CO2进入水中,就会产生H+和HCO-3。水中CO2的来源:来自大气(火山喷发、有机物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土壤中有机质的氧化和分解(如生物残体的腐烂,系有机成因的CO2)。无机成因的CO2:岩石体内一些矿物如(黄铁矿等)氧化水解出无机酸,并与碳酸盐岩反应产生CO2。2FeS2+7O2+2H2O2FeSO4+2H2SO4CaCO3+H2SO4CaSO4+H2O+CO2三种来源的CO2溶于水所提供的溶蚀占全球溶蚀强度的58%B、有机酸(腐植酸、胡敏酸属之。生物活动或死亡后分解而产生)占全球溶蚀强

6、度的37.11%C、无机酸(硫酸、硝酸属之。硫化铁氧化时产生硫酸、闪电时产生的二氧化氮溶入水后形成硝酸)也是促进岩石溶解的重要物质。硫酸、有机酸、硝酸对石灰岩产生强烈溶蚀(2)水的温度:a、水中CO2的含量与温度成反比。b、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反应速度加快,溶蚀力加强。b的作用大于a的作用,故热带地区岩溶地貌发育快。(3)气压的影响:压力愈高,水中的CO2含量愈多,CaCO3溶解度愈大。(4)水的流动性及流量:流动性愈好,流量愈大,水的溶蚀能力愈强。因水的流动能不断补充C02,导致溶液的混合。2.岩石的可溶性(1)可溶岩的溶

7、解度:卤盐类>硫酸盐类>碳酸盐类(2)碳酸盐岩石的溶解度:质纯的石灰岩>白云岩>硅质石灰岩>泥质石灰岩(3)岩石的结构和溶解度:晶粒越小,溶解度越大(表5-5)3.岩石的透水性透水性愈好,岩溶地貌愈发育。透水性强弱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大小和多少。二、冲蚀作用冲蚀作用指水的冲击和磨蚀作用。流动的水除了溶蚀岩石外,还有机械的侵蚀作用—冲击及所夹砂砾对岩面的摩擦—磨蚀作用。三、崩塌作用1、错落:发生在地表岩坡,岩快整体下坐位移。2、陷落:塌顶属之。3、气爆:洞内密封性好,空气压力特大,将洞顶爆破.。四、堆积作用1、物理性的碎屑物堆积(

8、主要由崩塌作用产生)2、化学堆积(CO2逸出,水中的碳酸氢钙分解为CaCO3,并沉淀)CaCO3+CO2+H2OCa(HCO3)水温或气温升高CO2浓度降低导致CO2逸出的原因水流速度加大出现紊流藻类等生物吸收五、岩溶水的分布与运动对岩溶的影响(一)、地表径流的特征1、地表径流、湖泊、沼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