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安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300例

自拟安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300例

ID:37364705

大小:61.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2

自拟安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300例_第1页
自拟安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300例_第2页
自拟安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300例_第3页
自拟安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300例_第4页
自拟安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300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拟安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300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拟安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300例【摘要】目的:观察安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0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组为安胃胶囊组300例和对照组300例,对照组采用胶体铋剂,质子泵抑制剂,甲硝唑,阿莫西林等常规治疗,安胃胶囊组给予自拟安胃胶囊组成:元胡20克,乌贼骨15克、白芨15克、枯凡15克、乳香、肉桂、黄连、吴茱萸各5克,研制成细末装入空心胶囊中,每粒0.3克。每日3次,每次4-5粒口服。1个月后比较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慢性胃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安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无副作用。【关键词】安胃胶囊;慢性胃炎;临床观慢性胃炎

2、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主要是由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所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它的病因有:(1)幽门螺杆菌感染;H,pylori产生的毒素,酶等直接损伤胃粘膜上皮细胞;H,pylori通过抗原模拟成交叉抗原机制损伤胃上皮细胞H,pylori激发的免疫反应可损伤胃粘膜细胞,但不能有效消除H,pylori,从而使感染慢性化。(2)自身免疫机制和遗传因素:胃体萎缩为主的慢性胃炎发生在自身免疫基础上,患者血液中存在自身抗体;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它们使壁细胞总数减少,导致胃酸分泌减少或丧失,内因子分泌丧失引起维生素B12吸收不良,

3、导致恶性贫血。5(3)其它因素:①十二指肠液反液: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胆汁、胰液和肠液大量反流入胃,削弱胃粘膜屏障功能,使胃粘膜遭到消化液的作用,产生炎症,糜烂、出血和粘膜上皮化生性变化等。②胃粘膜损伤因子;一些外源性因素,如长期摄食粗糙或刺激性食物,酗酒,高盐饮食,长期服用NSAID等药物可长期反复损伤胃粘膜,造成炎症持续不愈。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大约70%-80%的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部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这些症状一般无明显节律性,进食后较重;也可有食欲不振、暖气、泛酸、恶心等症状。胃粘膜有糜烂者可有上消化道出

4、血,长期少量出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者常有疲软、舌炎和轻微黄疸,一般消化道症状较少,体征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上腹部轻压痛。H,pylori感染几乎无例外地引起胃粘膜炎症,感染后机体一般难以自将其消除,而造成慢性感染。因此人群中的H,pylori感染率大致相当于慢性胃炎和患病率。一般发展中国家感染率高于发达国家,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瑞典一项一般人群经胃镜检查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人群中慢性胃炎总患病率为50%,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35-45岁28%,55-64岁45%,75岁81%),男女间无差异,慢性胃炎者中87%有H,pylori感染。我国虽缺乏大样本慢性胃

5、炎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但与瑞典相比,我国人群中H,pylori感染率较高,获得感染时的年龄较轻。由此推测,人群中慢性胃炎患病率可能比瑞典高,中青年人群的患病率亦可能比瑞典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5安胃胶囊是我院研制的一种纯中药制剂,它的主要作用是温胃、理气、活血、止血、降逆止呕、止痛又能调节胃内酸碱平衡。我们应用安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6年4月-2008年4月收集我院门诊600例已确诊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两组,安胃胶囊组300例,男性200例,女性100例,年龄在35-65岁之间;对照组300例,

6、男性210例,女性90例,年龄在34-68岁之间。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380例,肥厚性胃炎140例,萎缩性胃炎8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使用胶体铋剂、质子泵抑制剂、甲硝唑、阿莫西林等治疗;治疗组,自拟安胃胶囊组成:元胡20克,乌贼骨15克,白芨15克,枯凡15克,乳香、肉桂、黄连、吴茱萸各5克,研制成细末,装入空心胶囊内,每粒0.3克,每次服4-5粒,每日3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1.3观察指标疗程前后行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胃镜检查和Hp检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询问不良反应。2结果5  安胃

7、胶囊组,参照1998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南昌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中西医诊断和疗效标准评定》,服药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临床治愈220例,约占74%,显效80例,约占26%,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治愈180例,约占60%,显效105例,约占35%,无效15人,约占5%,总有效率95%。P<0.01具有可比性。3不良反应  服药观察期间所有入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治疗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4讨论  慢性胃炎系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为主,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