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

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

ID:37385630

大小:10.73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5-12

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_第1页
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_第2页
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_第3页
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_第4页
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一、红缨子简介二、栽培技术三、田间管理四、病虫防治五、采收加工六、相关提示目录一、红缨子简介红缨子高粱是目前产量最高且品质最优的地域性常规高粱新品种,2010年10月通过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KFDC)认证为全国唯一有机高粱种子,系国酒茅台唯一指定的有机高粱种子。适应性广,抗病、抗逆性较强,耐干旱,凡能种植玉米的地方均适宜种植。生长期:春播120天左右,夏播110天左右。一般亩产400公斤,最高亩产可达650公斤以上。二、栽培技术1、整地施底肥:播种前平整土地,结合秋翻每亩深施磷肥或碳铵50公斤,农家肥2500公斤左右。如选用长期耕种玉米等作物且比较深厚肥沃的土地,也

2、可按照种植玉米的方式整地施底肥。图为农民在进行机耕翻土2、播种:3月下旬至4月下旬为最佳播种时期,低海拔气候炎热地区播种时间可推迟。播种前晒种2-3天,通过筛选,风选除去秕粒,用1%生石灰水溶浸种消毒8-10小时,然后用清水洗净滤干播种;也可用硕丰481兑水(每2克兑20斤水浸种8-10斤)浸种6-8小时,捞出凉干后必须在12小时内播种完。备注:无论是用生石灰浸种消毒,还是用硕丰481浸种,播种时都要用钾胺磷(0.01公斤加水0.5公斤拌种5公斤)或用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播种,以防土中害虫。播种株行距控制在31×35公分或33×33公分左右(确保每亩达5000窝以上),

3、每窝用种4-6粒,每亩用种量0.6公斤左右。土地耕层温度在10℃左右可播种,如遇持续干旱,土壤气温偏高而种植时节又不能推迟时,也可不浸种而只拌钾胺磷或立克秀播种。播种做到深浅一致,盖土深度达0.5-0.6厘米,种子不外露。3、移栽:苗龄在35—40天,出苗叶数为7—8叶时,抢雨天移栽最好,否则次之。净作地亩植8000—12000株为宜,每窝分开栽2—3株。图为农民在田间带土选苗图为农民在田间栽苗移栽完成三、田间管理1、幼苗长到4-5张叶片即20公分左右时,要拨出多余苗,每窝定苗2-3株,同时对缺窝进行带土补苗。对缺窝补苗,应在移栽后15-20天之间进行追肥。2、追肥(每亩施用清粪水800公

4、斤以上或优质复合肥5-10公斤或经认证的生物有机肥10-20公斤);如土地肥沃,也可施用尿素(每亩5-10公斤为宜)备注:“茅台红高梁”的施肥,应采取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即有机肥和经配方后的氮磷钾化学肥料均衡施用。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一般中等肥力土块,每亩可施化学纯氮4—5公斤(折合成尿素为9—10公斤,或者碳铵25—30公斤),磷素2.5—3公斤(折合成过磷酸钙为20—25公斤),猪粪水2000—3000公斤。施肥方法以重施底肥(约占全部用肥量的70%左右)、早施追肥(约占全部用肥量的20%)、拔节前施完全部高梁一身所需肥料。3、中耕除草:定苗时,亩用清粪水1000公斤追施提苗肥,结

5、合中耕除草一次;在拔节期以深中耕为主结合除草一次;拔节孕穗期亩用清粪水1500公斤追拔节孕穗肥,并结合中耕培土一次。4、穗肥:抽穗前或抽穗期间,用硕丰481、高能红钾和活力素各一小包兑水30斤,对叶穗进行喷洒,使穗拉长并壮籽粒。四、病虫害防治对高粱黑穗病、炭疽病等病主要病害的防治,主要采取搞好种子处理,提高秧苗素质,及时清除杂草等办法解决。对于蚜虫,在高粱拨节后百株蚜量达10-20头和孕穗抽穗期百株蚜量达200-250头时,用10%烟碱水剂1000倍液或1.5%天然除虫菊素水乳剂2500倍喷雾防治。发现病株,要及时拨除并深埋或烧毁。对地老虎、粘虫等虫害,主要采取清除虫源,及时处理桔杆、穗轴

6、等办法治理。红缨子高粱由于适口性好,在抽穗期及成熟期还应注意防治鸟害。图为农民在田间进行病虫害防治五、收获1、当籽粒变硬,叶子变黄,穗粒四分之三成熟发红时收割。2、收割后晒2-3天后进行脱粒,或脱粒后晒2-3天(脱粒应主要使用脱粒机,如有烘干设备,采用烘干办法更佳),之后用风簸扇去杂质即可装袋运输。3、“茅台红高梁”成熟后应及时收获,收回后在坝子里脱粒,不要将穗子放在屋里过夜,以减少来年用作种子时增加穗螟危害。六、相关提示1、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2、禁止在高粱作物上施用敌敌畏、敌百虫、辛硫磷、氧化乐果、乐果、毒孔蝉以及含有敌敌畏的任何敏感农药。3、播种时,一定要用钾铵磷等药物拌种播种。

7、4、对蚜虫的防治一定要及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