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谈谈自恋:我们为什么爱评价?_821

【心理学】谈谈自恋:我们为什么爱评价?_821

ID:37399737

大小:5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3

【心理学】谈谈自恋:我们为什么爱评价?_821_第1页
【心理学】谈谈自恋:我们为什么爱评价?_821_第2页
【心理学】谈谈自恋:我们为什么爱评价?_821_第3页
【心理学】谈谈自恋:我们为什么爱评价?_821_第4页
【心理学】谈谈自恋:我们为什么爱评价?_821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学】谈谈自恋:我们为什么爱评价?_82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谈谈自恋:我们为什么爱评价?     你有什么感觉?   2006年10月,我在上海中德班学精神分析时做过“病人”,看了6次的心理医生,而在每次50分钟的咨询中,我的心理老师经常长时间地保持沉默,而一旦开口讲话,多以这句话开始。   现在,我自己也开始做咨询,对我的来访者,我也常试着问这个问题,但发现,让来访者谈感觉是一件困难的事。   其实,别说是来访者,就算在心理咨询师圈子内,谈感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曾数次参加心理咨询师的个案督导。在督导老师的指引下,一个心理咨询师先讲述自己的个案,然后督导老师让大家讲话。结果,尽管督导老师一再强调谈感受,但

2、大多数人仍然一上来就发表评论性的语言。   可以说,喜欢评价是一个普遍现象,不管在什么地方,人们一旦开口,讲出来的多是评价,而很少是感觉,更遑论是纯净的感觉。   纯净的感觉是天籁之音。一个朋友一次表达出她单纯的悲伤,那是天籁之音。一个小混混写出了他打群架时忘我境界中的感受,纯净至极,那也是天籁之音。   但可惜,纯净的感觉难得一见,而评价却无处不在。一部被期待的电影公映后,总会出现无数文章,但文章中很容易见到高智商的文字游戏,而很少见到纯净的感受。   我们为什么会如此热衷于评价,而对感受却如此疏离?  评价者真的在乎被评价者吗?    从表面上看,

3、我们爱评价的一个答案是,我们对别人太感兴趣了。   因为,当使用评价时,我们的焦点几乎总是对准着别人,而不是自己,并且势必会有褒贬。   所以,在心理治疗的个案督导中,当有的心理咨询师对别人的个案进行大肆分析或评价时,督导老师会提醒说:“请讲话时多以‘我’开头,少用‘你’开头的句式。”   这个提醒是为了让讲话者把焦点对准自己,但这很少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因“你……”的句式很容易变成“我对你的感觉是……”,这时的感觉并非感觉,仍是评价,只是借用了感觉这个词而已。   在这样的沙龙中,每当听到褒贬的话时,我很容易感到难受。稍稍成熟一点的心理咨询师会很少用尖

4、锐的批评,而容易给予夸奖,但夸奖和褒贬一样令我感到难受。夸奖的意味儿越明显,我难受的程度也就越大。假若碰巧有人刚讲了感觉,而且还是很纯净的感觉,再突然听到明显的褒奖,我会觉得,这就仿佛是在入迷地听一首纯音乐时突然传来电钻刺耳的声音似的。   不管心理咨询师多么高明,当他将焦点对准别人而进行喋喋不休的评论时,我都会有这种感觉。   类似的,在其他任何场合,当有人这样做时,我一样会感到难受。并且,我尤其惧怕那种只谈自己的过错而不谈自己的动机和责任的人。   这样的人会不断强调“某人伤害了我”或“只有某人才能令我快乐”,听这样的话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因为我们不

5、能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所以除非一个人能明白自己在一件事情中的动机和责任,否则事情不可能会出现好的转变。   譬如,一个女子说,一个已婚男人引诱她,得到她,又抛弃她,他实在太该死了,本来他明明知道她是何等脆弱的,为何还这样残酷地伤害她?!   但是,她一开始就知道他是已婚的,他既未欺骗她,也未强迫她。他是引诱她,而她也是投怀送抱,他要为选择她负责,她也要为他选择她负责。   倾听这样的故事,对貌似不幸的人表达同情,以前我会这样做,但现在越来越少,因为我明白这终究只是浪费时间罢了,而且还强化了他们对自己是一个受害者角色的执著。   不仅如此,我在演讲中

6、也常讲到这一点:心理学学到最后,就会失去同情心,因为你总会发现,在不是非常明显的强迫情形下,不幸总是不幸者自己选择的结果。   既然评价总是针对别人的,那么,评价者真的对被评价者感兴趣吗?   要明白这一点,你只需做一次被评价者就可以了,而这又实在太容易不过。那时,你很容易感受到,在喋喋不休的评价者面前,你不存在。   因为,评价者对别人不感兴趣,他看起来是将焦点对准了你,但其实,他感兴趣的只是将他的小我投诸在被评价者之上,而对于评价者自己怎么看待自己,他没有兴趣。   治疗中的沉默会令沟通更加流畅   在采访时,我发现了一个现象,不少心理医生谈不出细

7、节来,当他们叙述起一个心理治疗的个案或他们所知道的一个故事时,他们很喜欢讲自己的分析或大理论,但当问起故事的细节,或治疗中关键的转变时,他们常哑口无言。   每当碰到这样的事情,我会想,在他们面前,来访者到底存在吗?所以,后来再采访时,我只会选择那些能讲细节的心理医生。   现在,我做心理咨询了,发现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我身上。我很关注细节,但是,无论是和人聊天,还是在做心理咨询,我发现自己虽然会耐心倾听,但却容忍不了沉默,稍一沉默发生,我便会不由自主地开口讲话,制造一些话茬,好使对话立即继续下去。   终于,在一次咨询中,我迫使自己沉默,不去急着接话茬

8、,更不去制造话茬,结果发现,沉默使得咨询过程变得更有弹性也更加流畅。   这是为什么呢?从表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