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表达鉴赏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表达鉴赏题

ID:37402447

大小:237.26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5-12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表达鉴赏题_第1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表达鉴赏题_第2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表达鉴赏题_第3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表达鉴赏题_第4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表达鉴赏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表达鉴赏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散文阅读之表达鉴赏题高考题目展示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10《溜索》)2: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09《上善若水》)3:“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07《麦天》)4:文章开头的两段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那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06《一幅烟雨牛鹭图》)本课目标:1:熟悉题目对表达鉴赏方式的要求。2: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鉴赏题目。“鉴赏文章的表达特色”是江苏卷文

2、学类文本阅读的必考点,也是重点之一。考点风向鉴赏角度分全篇和局部两种,以对某些句子、某一段的表达特色为主。在判断“表达特色”时,与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讲求角度单一、明了相对,它要求多角度切入,掌握多种表达技巧的综合运用。有模糊式和单一式之分。反思从答卷来看,鉴赏表达特色题学生都能得分,但得分普遍不高,表明还存在一些问题:1.判断不准。对修辞手法判断得好,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特色则判断不准。2.不会多角度切入。拿到一道鉴赏题到底该从哪些角度切入、需要从哪些角度切入感到困惑。常常不论鉴赏的范围,统统都从修辞手法角度答。1、技巧题(表达特色、艺术特色、表达技巧)2、表达技巧四大

3、类(1)语言①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③句式的整与散(2)修辞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7种)(3)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借景抒情动静结合(4)表达方式抒情描写议论1.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1)太阳悄然翻过山坳,地面于是便呈现山岭投下的巨大阴影,在光与影的分割线中,“冷峻”从深潜的地府渗了出来,给人的心灵以哆嗦。答案(1)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夕阳西下时的景色给作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上的极大震撼,表达了高原的庄严和肃穆给作者带来的崇敬、敬仰之情。(2)公路两侧的树林愈加浓密起来,密密匝匝的

4、像一列列古阵中站立的士兵,令路面显得逼仄起来。答案(2)运用比喻、叠词的修辞手法,通过“密密匝匝”“一列列”的叠词强化了夜色中树林阴森的氛围,描绘了雪域高原的清幽之景。2.作者写雪域夜色做到了“写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和主要描写手法。解析 注意两问:一是行文思路,二是全文主要描写手法。鉴赏角度是“描写”。这两题一为局部鉴赏,二为整体鉴赏。答案文章以时间、行踪为序采取移步换景的手法,写出夜幕降临时雪域高原的安静宁谧与深邃的黑暗、月牙初现时河面天宇的清幽之美、开阔的河谷的苍茫月色。全文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从光线的变化、鸟虫声音的有无、河谷高原写出雪域高原的夜色

5、之美。命题特色鉴赏表达特色题主要是针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而设的一种题型。它是文学作品阅读的主要题型。鉴赏表达技巧(艺术表现)重心放在判断运用了哪些手法上,兼及表达效果的分析。而且,在“判断”手法上,要求多角度切入,掌握多种表达技巧的综合运用。鉴赏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局部的。值得注意的是,高考卷已由过去的对某些句子、某一段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转为对作品整篇的表达特色的鉴赏,即转为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规范点拨1.(2009·江苏)《上善若水》(原文见专练一“规范点拨”部分P47)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6、答题要求:说明艺术表现特色鉴赏角度:艺术表现特色题干关键词语:艺术表现特色答题区间:全文提示暗示:①“不以描写见长”暗示可从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角度答。②“哪些”暗示至少有两个答题点答题点拨:①一定要注意题干暗示的鉴赏角度和文体特征;②不宜从修辞层面回答,因为这是就全文而言,修辞手法是从具体的语句而言;③不可什么手法、技巧统统往里写,要有针对性。答案 ①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②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③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④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答题规范要求见P60:教你审题;教你答题1.文章记叙了作者游历葡萄沟的所见

7、所感,可是却多处使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解析 回答此题时,既要说出第二人称的普遍用法(能够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如同和别人对话,显得更加亲切),又要结合文本阐述其特殊作用(便于抒发作者对吐鲁番的葡萄的喜爱之情)。答案使用第二人称代词“你”,更便于作者抒发自己对吐鲁番的葡萄的喜爱之情,同时这样写如同在和读者对话,显得更加密切。2.请分析“这究竟真是那种叫做葡萄的水果,还是玉石深处潜藏的一汪水胆呢?”这句话的表达效果。解析 此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