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及其《长恨歌》

白居易及其《长恨歌》

ID:37406144

大小:2.44 MB

页数:72页

时间:2019-05-12

白居易及其《长恨歌》_第1页
白居易及其《长恨歌》_第2页
白居易及其《长恨歌》_第3页
白居易及其《长恨歌》_第4页
白居易及其《长恨歌》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居易及其《长恨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白居易与《长 恨 歌》字乐天,下邽(guī)(今陕西渭南)人。贞元进士,补校书郎。元和年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以言事贬江州(今九江)司马,徙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历杭、苏二州刺史。后做过太子少傅、刑部尚书等。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其诗通俗易懂,但又经过千锤百炼,传播久远。白居易简介白居易诗名早著,16岁《赋得古原草送别》即赢得雅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传诗人初到长安,谒名士顾况,顾况见诗卷上“居易”之名笑言:“

2、长安居大不易!”后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立刻改口“好诗如此,居亦不难!”与元稹交谊深笃,并称“元白”。元稹小居易7岁,同年(802)登科,同为“新乐府运动”的领袖。白居易对元稹人格、诗才都极服膺:“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苏州(韦应物)及彭泽(陶渊明),与我不同时。此外复谁爱,唯有元微之。”晚年与刘禹锡交游酬唱,并称“刘白”。“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长恨歌》创作缘起元和元年(806),诗人任盩厔县(今陕西周至)县尉。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此处靠近马嵬驿),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陈鸿《长恨歌传》:“白乐

3、天,深于思者也。有出世之才,以为往事多情而感人也深;故为《长恨词》以歌之。使鸿传焉。”唐玄宗与杨贵妃唐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公元685-762年),姓李,名隆基,因为谥号突出一个“明”字,又称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他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但从他开始唐朝也走上了下坡路,即从安史之乱开始,唐朝逐渐衰落下去。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七年719年6月1日生于蜀郡(今四川成都),出身宦门世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

4、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杨玉环天生丽质,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郁郁寡欢。在心腹宦官高力士的引荐下,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武惠妃相似的儿媳杨玉环。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与李瑁成亲五载的杨

5、玉环离开寿王府,来到骊山,此时她才22岁,玄宗则56岁,玄宗先令她出家为女道士为自已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天宝四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李杨结合牵涉宫廷丑闻;李杨爱情本身可歌可泣;李杨爱情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这使李杨爱情故事对作家而言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但表现这一题材又面临极大的挑战。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挑战: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问题;二、创作动机即主题表现问题:白居易的艺术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者:根情,苗言,

6、华声,实义。补察时政,泄导人情。《长恨歌》成为千古不朽的杰构:乐天之长恨歌,实系自许以为压卷之杰构,而亦为当时之人所极欣赏且流传最广之作品。此无怪乎压千岁之久至于今日,仍熟诵于赤县神州,……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陈寅恪《元白诗鉴证稿》)《长恨歌》学习要点1、体会此诗丰富多重的主旨意蕴。2、学习此诗将叙事、写景、抒情完美结合的构思艺术,用心欣赏其婉转的韵律和华美的词采。在这首长篇抒情叙事诗里,作者以华美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分四段。一段(开头——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写杨妃专宠

7、。分六层,一转韵一层。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汉皇重色思倾国”,喻指明皇重色;“倾国”,用李延年典,称颂贵妃绝世美貌,也暗喻倾覆邦国之意。二句重在“求”字,以帝王之尊,而多年求不得,见出杨妃之非凡身价,及皇帝心意之切。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杨家”四句回避了“为寿王妃”的情节,反映了诗人对笔下美人形象的爱护。对美人美貌的描写手法:《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陌上桑》: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

8、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侧面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