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ID:37407773

大小:47.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3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_第1页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_第2页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_第3页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_第4页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_第5页
资源描述: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诗词诵读《滁州西涧》教学设计《滁州西涧》教学设计执教人:江汉区红领巾学校CBD朱敏【教材解读】《滁州西涧》是鄂教版教材第十册第七单元中的诗词诵读课。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作者通过描写涧边幽草,涧上黄鹂、渡口春潮带雨和无人横舟等景物,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布局和谐的画面。全诗动静结合,用黄鹂欢叫衬野草之幽静,急流之动态托扁舟横浮之状,以动衬静的手法用得恰到好处。在诗情的表现上更令人回味:借用对幽草的“独怜”和“舟自横”来暗示自己思欲归隐,向往淡泊恬静的胸襟和无所作为,忧伤无奈的情怀。

2、此诗正是诗人任滁州剌史,游览至滁州西涧时所写,也是他当时心境的形象写照。【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古诗词已有一定的积累,也掌握了一些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因此,对他们而言,理解这首诗的大意,借助关键词想象画面都不算难,难的是对作者暗含在诗句中的思想感情的体会。所以在教学前需要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作者韦应物的资料,这样很利于学生感悟到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根据赛前不见学生的要求,我设计在课前师生互动环节中渗入对需查阅资料的补充,以对课中学生的学习给予知识的铺垫。再通过课件的设计、师生的情景对话以及反复地诵读来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从而激活

3、学生想象力,逐步感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认识一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二)能力目标:1.学会用借助注释等方法了解诗歌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并写下来。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抓关键词想象画面,品味语言,体会诗情诗境。(三)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会用借助注释等方法了解诗歌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并写下来。2、背诵诗古诗。难点:抓关键词想象画面,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互动】:6执教者:江汉区红领巾学

4、校CBD朱敏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诗词诵读《滁州西涧》教学设计做游戏:诗海拾珠一、教师简介“山水诗”,导入游戏。二、学生游戏。(教师相机出示古诗。)三、剩下韦应物的《西塞山》,直接出示,师朗读。四、简介诗人韦应物。【PPT出示。】【教学过程】:一、释诗题,激兴趣。1.板书诗题。指名读诗题。正音:“滁”“涧”。(读得准的相机表扬。)——齐读诗题。2.释题:请看书下对这两个字的注释。【PPT出示“滁”、“涧”字义。】谁来解释一下诗题?(【预设】生:这首诗写的就是滁州西涧的景色。)(1)抓住“涧”义,请生上台在图中指出“西涧”的位置。(

5、2)师:简介“滁州”。3.导入:让我们一起走进韦应物笔下“滁州西涧”的画卷。二、初读诗,明诗意。1.请生自由读诗句,读前师送“12字诀”【PPT出示:“字字准,句句通;有节奏,诗韵足。”】(全班齐读一遍)。师:请按这12字诀的要求来读。2.指名朗读。师生相机评价。(【预设】读得好的,从各个层面肯定优点;若没读好,师范读一次,生评。)3.全班齐读全诗。4.小结过渡:看,多读几遍,古诗自然就会越读越好了。如果大家了解了诗意,还能读出诗的意境和情感来。6执教者:江汉区红领巾学校CBD朱敏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诗词诵读《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6、5.师:你们平时是怎么理解诗词的大意的?(相机评价鼓励。)【据生充分回答后PPT出示教师归纳的方法:读诗词,明诗意,先借注释来学习。翻字典,查资料,书上插图也参考。连词成句细推敲,还有不懂做记号。上课再听效率高。】(【预设】:生没有说到的方法,师指PPT介绍,供学生参考。)6.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诗意。【PPT出示全诗】7.全班交流反馈: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指名说,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后纠正或补充。师相机评价。)三、品诗境,悟诗情。1.过渡: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美的山水画啊,诗的每一行都主要写了一个景物,是什么呢?(据

7、生答板书:幽草黄鹂春潮舟)【PPT点红这些词语。】2.师:诗人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请你们抓住关键词,边品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画面吧。A.幽草与鸟鸣——【PPT出示一二行诗句。】(一)品诗境:1.师:我们先来到涧边,读了作者笔下的幽草,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点红“幽草”,淡化第二行。】(据生答,板书:生)(【预设】生如果答不透,再问:你还看到了什么画面?闻到了什么气味?)(答案参考:(1)野草的姿态:繁茂,葱茏,自由,无人践踏(打扰)…(2)草的生长环境:涧边,幽静、悠闲自在…)(据生答,板书:静)2.师结合学生回答相机评价并指导

8、朗读:【预设】(1)生说出“幽静”“繁茂”等,师:请读出你的感受来。(2)师:你喜欢这样的野草吗?——请读出你的喜爱之情来。6执教者:江汉区红领巾学校CBD朱敏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诗词诵读《滁州西涧》教学设计(3)师:诗人喜欢吗?——你从哪里读出的?(“独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