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分类现状与展望

蚜虫分类现状与展望

ID:37421455

大小:382.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12

蚜虫分类现状与展望_第1页
蚜虫分类现状与展望_第2页
蚜虫分类现状与展望_第3页
蚜虫分类现状与展望_第4页
蚜虫分类现状与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蚜虫分类现状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蚜虫分类现状与展望报告人:授课老师:学号:2一、前言二、蚜虫分类系统发展研究简史三、已建立的成熟蚜虫高级阶元分类系统四、各分类系统的主要分歧五、对蚜虫分类的展望主要内容前言蚜虫类是昆虫纲中的一个大家族,隶属于同翅目Homoptera,世界上已知种类近4000种,我国已报道近300种。蚜虫许多种是农林害虫,如棉蚜AphisgossypiiGlover,1877、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因此,对该类昆虫生活周期和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在理论研究方面,蚜虫类是解决

2、一些重大生物学问题的较好研究模型。蚜虫具有孤雌生殖和有性生殖交替进行的生殖方式独特,以及许多复杂的生物学和行为学特征,包括诱发虫瘿、与内共生菌和寄主植物间存在协同进化关系、有蚂蚁伴生等。对这些现象起源和演化的探讨对推动整个昆虫进化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4蚜虫分类系统发展研究简史自林奈1758年发表《自然系统》起,蚜虫分类学经历了250余年,由最初林奈命名的25种已经发展到现在的4400多种。随着蚜虫分类研究的发展,不断建立新的分类系统,旧的分类系统被修订甚至被推翻,现在已对大多数类群的系统关系

3、达成共识。蚜虫分类学研究的4个时期一萌芽期:18世纪50年代末~19世纪40年代末,主要成果是新物种的发现和描述。此阶段对种类的划分仅限于属级阶元,当时建立的属大约有15个沿用至今。分类系统的建立工作刚刚起步,如:1841年Hartig首次尝试建立了第一个蚜虫分类系统。而且当时分类工作中关注的触角、翅脉、生殖方式等特征一直沿用至今。二探索期19世纪50年代~20世纪初,这一阶段有更多的属被建立和描述,现今沿用的约有70多个。这一时期形成的分类系统变动很大,基本没有形成主流的观点。到1908年,蚜

4、虫的许多独立类群尽管没被准确的划分,却已被发现和命名,包括球蚜类、瘿绵蚜类和大蚜类等。三争鸣期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初,是蚜虫分类研究史上发展最快、争议最大、修订最多的时期,发表并沿用至今的新属有250多个,建立的各式分类系统超过10个。尽管这些分类系统没有被完全沿用,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并被现代分类系统所采用。四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初至今,蚜虫的分类系统在这个时期趋于稳定,一部分争论的焦点随着形态学和古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已经逐步达成共识。分类系统逐渐稳定,并在较大范围内得到蚜虫学者的认

5、同,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争议。蚜虫高级阶元分类系统Szelegiewicz(1968)Shaposhnikov(1979)张广学和钟铁森(1983)Blackman和Eastop(1984,1994)Heie(1987)和Remaudire(1997)……10成熟的蚜虫高级阶元分类系统代表性的蚜虫分类系统球蚜总科球蚜科(Adelgidae)根瘤蚜科(Phylloxeridae)蚜虫类瘿绵蚜科(Pemphigidae)纩蚜科(Mindaridae)扁蚜科(Hormaphididae)平翅绵蚜科(Phl

6、oeomyzidae)群蚜科(Thelaxidae)毛管蚜科(Greenideidae)蚜总科短痣蚜科(Anoeciidae)大蚜科(Lachnidae)斑蚜科(Drepanosiphidae)毛蚜科(Chaitophoridae)蚜科(Aphididae)11张广学和钟铁森(1983)12Zhangetal.(1999)球蚜科根瘤蚜科平翅绵蚜扁蚜科瘿绵蚜科群蚜科纩蚜科斑蚜科毛管蚜科短痣蚜科大蚜科毛蚜科蚜科13Heie(1987)球蚜科根瘤蚜科短痣蚜科绵蚜亚科扁蚜科群蚜科斑蚜科纩蚜科平翅绵蚜蚜科

7、大蚜科毛管蚜科各分类系统的主要分歧分歧集中在卵胎生蚜虫各类群的亲缘关系中。短痣蚜类Anoeciiens和大蚜类Lachniens系统关系大蚜类系统位置毛蚜类Chaitophoriens系统位置斑蚜类Drepanosiphiens、纩蚜类Mindariens和群蚜类Thelaxiens系统关系扁蚜类Hormaphidiens系统位置14蚜虫分类的展望世界蚜虫类形态学研究较为深入,分类系统基本成熟稳定,但仍存在很多的分歧,目前仅依靠形态学手段已经难以解决蚜虫系统发育关系。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分析方法的

8、飞速发展为解决这些矛盾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机会,但是初步的分子研究尝试也提示我们,蚜虫类可能存在着快速成种的进化模式,要得到理想的系统发育关系并非易事,尝试更多新的分子标记,结合其他相关特征综合分析结果会更科学。15谢谢!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