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订鬼》《马说》教案及练习

语文版《订鬼》《马说》教案及练习

ID:37423779

大小:85.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23

语文版《订鬼》《马说》教案及练习_第1页
语文版《订鬼》《马说》教案及练习_第2页
语文版《订鬼》《马说》教案及练习_第3页
语文版《订鬼》《马说》教案及练习_第4页
语文版《订鬼》《马说》教案及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订鬼》《马说》教案及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版《订鬼》《马说》教案及练习作者:加入日期:07-09-24《订鬼》、《马说》教学目标:《订鬼》1、学习王充无鬼神论的朴素的唯物论的思想。体会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2、掌握“虚至妄用”等文言词汇,翻译全文。3、收集不信鬼不怕鬼破除迷信的故事并与同学交流。《马说》1、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教学重、难点:《订鬼》掌握“虚至妄用”等文言词汇,翻译全文。学习王充无鬼神论的朴素的唯物论的思想。体会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马说》托物寓意,以事喻理是本文议论的一大特色。这种写法

2、的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于具体事物或形象中。教学过程一、1、注意下边的字的读音:rènpáochuíōumò衽庖箠殴纆2、解释词语:非人死精神为之也:为,变成。并不是人死后精神变成的。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存想,想象。都是人思念过度想象所造成的。致之何由:何由,因为什么。因为什么导致鬼的产生呢?故得病寝衽:寝衽,睡在床上。所以得了病睡在床上。存想则目虚见:虚见,眼睛恍恍惚惚地看见了(鬼)。效之:验证它。顾玩:仔细端详。无非:没有不。用精:精:专一,纯正。用心专注。专心。困剧:极其难受。绳纆:绳索。妄见之也:妄,妄誔无根据。泄:显

3、露,表现。夫人:那人。俱用:全都因为。同一实也:真相本质都相同。二、翻译:大凡天地之间,出现鬼,并不是人死后的精神变成的,都是人们思念想象所造成的。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是由于疾病(的折磨)。人生了病就会忧愁害怕,忧愁害怕就好象看见鬼出现了。凡是人无病时就不会怕这怕那。所以得了病躺在床上,就害怕有鬼到来。一害怕就会老是想,想久了就会使得视觉错乱,恍恍惚惚地看见鬼了。(1)此段是写鬼非人死的精神变成,都是想象虚幻所造成的。用什么来验证呢?古书上说:“伯乐学习鉴别马的时候,由于用心过度,看到的东西,没有不是马的。宋国庖丁练习

4、解剖牛的本领,三年以后,在他的眼里,没有见过活牛,所看到的全是分解了的死牛。”这两个人都是专心到了极点。胡思乱想,自然就会看到怪异的事物了。人病了看见鬼,如同伯乐看见马,庖丁看见牛一样。伯乐和庖丁看到的其实不是真正的马和死牛,由此可见病人所看见的也并不是什么鬼了。(2)这一段用伯乐和庖丁的例子证明精至就会产生虚幻的感觉,自然就会看见异常的怪现象。病人身体困倦极了,身体疼痛,就说是鬼拿了棍捧鞭子殴打他,好象看见鬼拿着锤子、锁链、绳索,站着守在他的身旁。(这是因为)病人身体疼痛,心里害怕,才虚幻地看见这些的啊。刚得病时心里惊慌害怕

5、,(就好象)看见鬼来了;病重一些就怕死,好象看见鬼在发怒;身上因病感到疼痛,(就好象)看见鬼在打:这都是由于想得过多,产生虚幻的感觉造成的,并不是真有那样的事实。(3)这一段详细分析病人看见鬼怪的情形。专心想念事物(的结果),有的表现在视觉上,有的表现在说话上,有的表现在听见的声音上。表现在视觉上的,(好象)看见鬼的形状;表现在听觉上,(好象)听到了鬼的声音;表现在嘴上,(就会)说出鬼的事情。(因此)白天会看到鬼的出现,夜里就会在梦中听到鬼的声音。独自睡在空房之中,如果感到有些害怕,就会梦见好象有人按住他的身体哭泣呢!睡醒见到

6、鬼形,躺下听到鬼声,都是由于精神作用引起的;害怕和想象,都出于同样的情况。(4)这一段分析看见鬼怪的原因,都是因为病者精力高度集中,专心想念事物所造成。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庖丁学解牛伯乐学相马的故事,以及病者见鬼的感受,见鬼后的具体表现,有力论证了“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而为之,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人世间无鬼,人某些时候眼前所见到的怪异现象,是人因生病后想象过多而产生的幻觉。三、总结写法:1、本文以大家熟知的故事,有力的论证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坚持唯物论,反对迷信,不仅对解放人们的思想,而且对坚定人类战胜自然,自己

7、掌握自己的命运,都是具有很大现实意义的。2、作者分析从现象到本质,说理深透,令人折服。《马说》教学步骤1、简介文体及作者。(1)“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大多是以华丽的言辞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这篇说,带有寓言的色彩。文章的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全文立意之所在。这个意思是从古代关于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中生发出来的,却又表现了作者的独特见地。文章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君王,借千里马的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2)韩愈(公元768-824

8、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西)人。早孤,由嫂抚养。贞元进士。贞元十九年(803年),在担任监察御史期间,因天旱人饥,上书言京包百姓穷困,请求缓征徭役租税,被贬为阳山(今广东省阳山县)令。效还后曾任国子博士、邢部侍郎等职。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