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 爱要从娃娃抓起

教育案例 爱要从娃娃抓起

ID:37425339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教育案例   爱要从娃娃抓起_第1页
教育案例   爱要从娃娃抓起_第2页
教育案例   爱要从娃娃抓起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育案例 爱要从娃娃抓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要从娃娃抓起活动设计背景:《纲要》的社会领域目标中指出:培养幼儿“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爱是有很多方面的,有给予、有付出、有夸奖表扬、有积极和鼓励等等,但还有适时的否定也是一种爱的表现。本班幼儿与同年龄班相比较是入园时间较短的孩子,班级的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家庭的组成模式几乎都是年轻的爸爸妈妈,四个老人,这样就形成了大多数家庭把几乎所有的爱和关注给予了孩子,孩子自呱呱坠地开始,就得到家里全部大人的爱。溺爱、包办代替随即而生,并且认为他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就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孩子们自私的表现,不知道自己

2、还应该需要去爱别人、关心别人,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爱的乐趣。在班级里,就有很多这样不会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有的孩子表现的不让人觉得他是个不会爱的孩子,但在家里就是一个十足的小霸王,谁都不怕,反而是他们千方百计的依着他,怕他不高兴。我们要正确对待“爱”的真正含义,从小注重对幼儿爱的情感的培养。案例过程:一、果果是我们班的一位很可爱的小男孩,他在幼儿园里面一直是老师眼里的乖宝宝,懂事、乖巧。但是他一直处于是早晨来得很晚,下午离园又很早的情况。开始的时候,我与妈妈交谈并问:“果果妈妈,果果每天来幼儿园也不哭也不闹,为什么来的很晚而且又要早接他呢?”妈妈:“其实是这样的,早晨起不来,睡不醒”,这一

3、点我可以理解。那为什么早接呢?妈妈:“如果不早接他,他就不愿意来幼儿园。”我和妈妈交流了一下,试着在离园的时间来接他。妈妈答应了。下午接园的时候,我看见果果含着眼泪对妈妈说:“你为什么不早接我?”妈妈:“妈妈今天有事情,明天一定早点接你”,看着果果还是不高兴,说:“一会给你买一个玩具去”。分析: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已经被各种各样的爱包围了,同时也习惯了大人的爱,没有什么是孩子得不到。当孩子在某种需要没有达到满足的时候,孩子是不高兴的,甚至会闹起来,他不会体谅父母,更不知道是自己无理取闹,对父母只剩下是埋怨。试想一下,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能爱自己的父母吗?如果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还会爱别人吗

4、!所以,适当的拒绝或是说“不”,其实也是一种爱的表现。二、今天早晨优优是第一个来到班级的小朋友,她穿着呼—呼—的声音跑到教室,她先和老师问好,接下来坐在门口的长椅上做着,奶奶随后也进来了。老师:“优优,先把书包和衣服脱下来放到衣帽格里面”,只见孩子刚刚要放下书包,奶奶急忙上去帮忙放书包、脱衣服,换鞋子,老师笑着说:“优优,看看奶奶多爱你呀!”我转过身对奶奶说:“优优奶奶,这些事情孩子自己都会做,何不给孩子一个自己动手的机会,不仅您可以多休息,孩子也锻炼了自理能力,同时也获得了快乐呢!”奶奶:“老师,我们就这么一个宝贝,怎么舍得让她做这些呀”。分析:当今社会,这样的奶奶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5、长辈已经把孩子爱的包裹的密不透风。如:妈妈下班回来了,孩子想给妈妈拿背包,拿拖鞋,放衣服等等,可是妈妈却说:"宝贝,我亲爱的宝贝,你还小,妈妈自己做吧,你去玩吧!"孩子刚刚有了对别人的爱的意识,现在处于萌芽状态,却被妈妈简单的一句挡了回去。这样是给孩子起到的是负强化的作用,孩子会觉得“原来爱不爱别人无所谓”,会变得不再关心别人,也不懂得爱别人了。所以,家里大人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可怜一点,多给孩子一次对他人施舍爱的机会,这才是真真正正的爱孩子。反思:让孩子学会爱,比学会更多技巧更重要。当今社会的现状亦是如此,独生子女位居前列,导致长辈、父母会有过分爱孩子的表现,但我们要正确认识如何爱才是正

6、确的,正确对待溺爱,要懂得溺爱不是爱她而是害她。我们要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时候,我们不仅不去包办代替,还要创造这样的环境,让幼儿多去锻炼,培养幼儿爱别人的情感。因为,爱要从娃娃抓起。我们从小就要培养幼儿学会爱,如何爱的情感,这样孩子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当然,在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对人友善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其感受行为的积极结果,及时的给予表扬与肯定的话语,这样会起到促进作用。如:有一些孩子很有爱心,对人很友善,心中有他人,表现在有好吃的会先想到别人,有好玩的先让给别人,看到别人有困难了总能主动地去关心......,可是每一次的友善和关心,得到的却是消极的结果,时间久了,孩子都会有一种消极

7、的感觉,以后就不再愿意这样做了,因为做了也得不到表扬与肯定,那还不如不做了。这时,需要我们,包括家长和教师有意识的引导,积极肯定孩子的友善、关爱等行为,并在同伴面前给予及时的表扬,让孩子知道这样做父母、老师、同伴都很喜欢,使其得到情感上的满足。这样,孩子体验到积极的行为结果,其良好的行为才可能得以保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