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语文六单元课文内容复习试题

六(上)语文六单元课文内容复习试题

ID:37428711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六(上)语文六单元课文内容复习试题_第1页
六(上)语文六单元课文内容复习试题_第2页
六(上)语文六单元课文内容复习试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六(上)语文六单元课文内容复习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上)语文六单元课文内容复习试题18、广玉兰《广玉兰》是一篇散文,描写了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A、说出文中表现广玉兰旺盛生命力的句子。B、背诵课文2、3、4、5、6自然段。C、文中的几组近义词:凋谢——凋落纯洁——洁净洁白——纯白D、玉琢冰雕:形容花瓣像玉石一样细腻万里有光泽,像冰一样透明。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惹人喜爱:惹,招引。讨人喜欢。19、夹竹桃《夹竹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写了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花期长、韧性可贵、

2、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A、作者爱上夹竹桃的原因是:①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景物奇妙有趣。②夹竹桃花开三季,花期长,韧性可贵。③月光下的夹竹桃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作者许多的幻想。B、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总结全文,与开头相互呼应。C、会用“无……不……”、“无不”造句。……无……不……我们语文老师上的课生动有趣、绘声绘色,全班同学无一人不爱他上的课。……无不……听了他讲的故事,大家无不啧啧赞叹。D、熟记作家卡片:关于季羡林(课本99页)E、夹竹桃:是我国各地常见的栽培观

3、赏植物,它的叶片像竹,花朵如桃,故而得其名。夹竹桃的故乡在印度及伊朗,夹竹桃的叶面有蜡质,既有很强的耐寒能力,又能在毒气和尘埃弥漫的恶劣环境中生长,它对粉尘、烟尘有较强的吸附力,每平方米面积能吸附灰尘5克,因而被誉为“绿色吸尘器”,夹竹桃的叶、皮、根、花均有毒,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因此平时最好不要攀摘夹竹桃的花、枝、叶。F、背诵课文4、5自然段。G、参差(cēncī)不齐: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20、古诗两首A、课文由两首七言绝句组成。两首诗均是咏物诗B、《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写的。

4、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诗人托物言志,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C、《墨梅》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写的。作者善画梅,也喜欢咏梅,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诗前两行写实,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让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D、背诵古诗及诗意。《石灰吟》的诗意:石头是经过

5、多次撞击敲打才从大山上开采出来的,它把烈火焚烧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墨梅》的诗意: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现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赞梅花的颜色好看,只要留下香气弥漫在天地之间。若等闲:好像平常的事。清气:清香之气。满乾坤:弥漫在天地之间。E、《石灰吟》和《墨梅》这两首诗都是托物言志,像这样的古诗还有《竹石》《秋菊》。F、补充几首写梅花的诗: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雪梅》(宋·卢梅坡

6、)梅季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华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输一段香。《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