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荧光技术的临床应用

疫荧光技术的临床应用

ID:37432162

大小:2.05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5-12

疫荧光技术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疫荧光技术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疫荧光技术的临床应用_第3页
疫荧光技术的临床应用_第4页
疫荧光技术的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疫荧光技术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免疫荧光技术临床的应用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李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意识的不断提高,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每31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受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折磨,临床表现复杂,不易早期发现。自身免疫性疾病涉及多学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血液科、妇产科、皮肤科、肾病科、消化科等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涉及多病种(混合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磷脂综合症、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坏死性新月体肾小球肾炎、显微多动脉炎、习惯性流产、干燥综合征、皮肌炎、多肌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胆管炎等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共同特征:患者血清中有多种自身抗体或

2、自身反应性致敏淋巴细胞存在,患者组织器官的病理特征为免疫炎症,用相同抗原在某些动物实验中可复制出相似的疾病模型,多数病因不明,疾病有重叠现象,即一个病人可同时患一种以上自身免疫病,病程一般较长,多迁延为慢性,有遗传倾向。鉴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共同特征,通过检测自身抗体可以有效准确的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临床提供高效准确的诊断依据。自身抗体检测的开展,不仅让我院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治疗上有很大的提高,还可为陇东南地区400万人口提供更准确、更专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服务。节省患者去外院检测诊断所花费的时间和费用,使我院在整个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也会为医院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鉴于此,我院完全有必要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开展自身抗体项目的检测。2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1间接免疫荧光法(IFAIndirectFluorescentAssay)3免疫印迹法(IB)WesternblotLIA4其它:IDA、RIA等间接免疫荧光法实验原理细胞、组织切片或纯化的、生化性质明确的物质均可作为检测自身抗体或病原体抗体的抗原基质。如标本为阳性,已稀释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将与包被在固相上的抗原结合。第二步,已结合的抗体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人抗体结合,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阳性标本经系列稀释后可测出

4、其滴度。最适稀释因子为3.162(10的平方根),这样,每隔一步就出现一个10的整数倍数(1:10、1:32、1:100、1:320、1:1000、1:3200,1:10000等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的特点特异性高:阳性与阴性标本的荧光强度差别明显。每种已结合的抗体在相应抗原的位置产生典型的荧光模型。基质中抗原谱完整,可检测多种抗体,并且检出率高。可在一种生物基质上同时检测多种抗不同生化特性抗原的抗体。当酶免试剂所需要的抗原难以制备或无法获得时,可选择间接免疫荧光法。自身抗体检测的标准和最经典的实验方法是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法(IFA)。需要荧光显微

5、镜。操作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操作者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显微镜下的结果判断为综合知识的体现,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任何仪器可取代人工读片。国内现状自身抗体的测定不普遍欠规范对其意义了解尚少缺乏研究自身抗体种类繁多常见自身抗体:抗核抗体谱(ANAS)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类风湿因子和抗CCP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检验科拟开展自身抗体检测项目介绍及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检验项目试剂价格收费标准抗核抗体(ANA)18.943.8ANA谱3180329.6双链DNA2219.5角蛋白抗体(AKA)29.519.5环瓜氨酸肽(CC

6、P)抗体3978.2肝抗原谱9项176221.4蛋白酶3(PR3)、髓过氧化物酶(MPO)、肾小球肾炎78146.4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3897.6过敏原特应性组合300438抗核抗体(ANA)定义——以细胞核内物质为抗原的抗体ANA可见于多种疾病,特别是结缔组织疾病,常作为结缔组织病的诊断、病情判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SLE的筛查抗体)。在非结缔组织病(感染、慢肝、肺纤维化或肿瘤)中也可出现阳性。正常人中(特别是老年人)也可出现阳性,但滴度低,并且常表现为IgM型。高滴度ANA则高度提示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ANA检测已成为临床上的一个极重要的

7、自身免疫病的筛查实验。抗核抗体(ANA)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95-100%非活动期80-100%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100%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Sharp综合征)100%类风湿性关节炎20-40%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20-50%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85-95%干燥综合征30-50%慢性活动性肝炎70-80%溃疡性结肠炎30-40%其它风湿病26%正常人5-10%抗核抗体(ANA)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判断:①滴度〉1:100为阳性②常见核型——5种不同核型的临床意义不同ANA常见五种核型及临床意义核膜型——与抗ds-DNA有关,多见于S

8、LE,特别是有肾炎者均质型——与AHA、抗DNA有关,引起LE形成主要见于SLE、药物性狼疮斑点型——与抗ENA有关,应进一步查特异性抗体核仁型——多见于硬皮病着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