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第二课时说课稿

《氧气》第二课时说课稿

ID:37438292

大小:16.1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3

《氧气》第二课时说课稿_第1页
《氧气》第二课时说课稿_第2页
《氧气》第二课时说课稿_第3页
《氧气》第二课时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氧气》第二课时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氧气》第二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哑柏中学的张效林。今天我说课内容是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课题为《氧气》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对本课设计进行说明。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氧气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和典型代表,是从化学学科特征出发,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质的开始,符合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氧气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以后学习探索别的物质时,会习惯地遵循一个合理的顺序,使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全面、深入。为后面学习二氧化碳、铁等物质的性质奠定了基础。2教材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本课题包

2、括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部分。教材以氧气的化学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介绍了氧化反应的基本概念。第一部分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从学生熟知的空气入手,从颜色、状态、溶解性等方面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第二部分通过实验对比,得出物质在空气中和在纯氧气中反应的不同现象;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一种常见反应类型——氧化反应,并认识氧化物。为了和通常的燃烧对比,教材还介绍了缓慢氧化和自然界中氧元素的循环过程。(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氧气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比较活泼;②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③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

3、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过程与方法:①学习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②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培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②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观点;(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氧化物的概念;难点:①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分析能力;②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4)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氧气(五瓶)、木炭、铁丝、细沙、蜡烛等。二、说学生1学生已具备认知基础:学生自然课及生物课就认识了氧气,知道

4、了氧气的存在和供给呼吸。经过本单元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对氧气的存在有了进一步认识,从心理上和知识背景上都具备了学习本课题的条件。但是学生对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用途缺乏系统了解。2学生已具备的技能基础:通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常用化学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初步学会了药品的取用,但基本的实验操作不够规范。在本课题中,有较多的实验,这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更多仪器,并学习仪器的规范操作。三、说教法新的教育理论认为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达到

5、预期教学效果。据这一教育理念,本节课主要采用演示实验、引导探究法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采用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忆的方法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通过(1)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指导学生书写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2)通过根据实验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沿着“实验---推理---归纳”的思维途径,使学生积极参与获取知识。此外,本节课的教学还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生讨论归

6、纳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四、说过程1联系实际、导入新课:钢铁为什么会生锈?家里的液化气是怎样被点燃,为什么能燃烧?这些现象都与氧气有关,这样不但能自然导入课题,而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但激活学生思维,而且能够使学生带着探索未知的心理进入新的教学。2、层层深入、讲述新课一、氧气的物理性质因为氧气与人类的生活联系的非常紧密,我启发学生闭上眼睛呼吸,从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方面体会并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从而固化对物质物理性质叙述的顺序:色、味、态、密度、溶解性。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对于氧气的化学性质必须通过观察实验来完成。

7、老师演示【实验探究4-3】,让学生仔细观察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不同现象,学会用语言描述这些现象,并引导学生分析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在观察木炭、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质在空气中常温下有没有变化;点燃(或加热)后再观察它们在空气中能否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继而观察它们在纯氧气中的燃烧现象;还要观察生成物的色、态、味(或检验生成物)。这一系列的有目的的思维性观察,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实际反应有机的结合起来。即:在书写时可以把有关的

8、元素符号、化学式注在相应的物质名称下面,这样做,可提前记忆,分散后面的教学难点。在此阶段,应给学生讲述为什么在铁丝燃烧试验中,瓶底要放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