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捕蛇者说》(语文版)

【教学设计】《捕蛇者说》(语文版)

ID:37448633

大小:228.9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4

【教学设计】《捕蛇者说》(语文版)_第1页
【教学设计】《捕蛇者说》(语文版)_第2页
【教学设计】《捕蛇者说》(语文版)_第3页
【教学设计】《捕蛇者说》(语文版)_第4页
【教学设计】《捕蛇者说》(语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捕蛇者说》(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捕蛇者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通过蒋氏三代人宁肯冒死捕蛇也不愿受苛政之害的事情,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本文反复运用对比,交错使用散句与整句,语言优美,结构精巧。本文一事一议,借事说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加强诵读;也要引导学生了解衬托、对比的写法,在合作学习中逐步领会文章的主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及书下注释自读课文,提升学生自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2.揣摩蒋氏复杂的心理,正确认识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通过对比、衬托突出中心的写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2.学习通过对比、衬托突出中心及卒章显志的写法。3.认识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残酷掠夺劳动人民的罪行。【教学难点】学习通过对比、衬托突出中心及卒章显志的写法。◆课前准备◆学生借助工具书及书下注释自读课文,对文本内容有比较细致的了解,并在学习中能够提出问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使学生能够顺畅朗读,正确理解字句的意思。(一)故事导入同学们,在《礼记·檀弓下》中记

3、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从泰山下经过,看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得很伤心。孔子靠在车前的横木上听着,不禁动了恻隐之心,派自己的学生子路前去询问,子路问:“你这样痛哭,一定是遇到了非常悲伤的事吧?”那妇女说:“是呀,从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而后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咬死了。”孔子听了子路的回话后,不禁问:“那她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繁重的赋税、苛刻的法令呀。”孔子于是对他的学生说:“你们这些年轻人要记住,残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啊!”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听了这个故事,也许会有同学觉得难以想象。唐

4、代的文学家柳宗元一开始也是不大相信这样的事,可是当他亲身经历了一件事后,他不但相信了,而且感慨万千,写下了著名的散文《捕蛇者说》。(板书课题、作者。)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他的这篇文章。(二)引导朗读1.小组试读同座组成学习小组,一人读课文,一人指出他读音或停顿有误的地方。如有不同意见,可查阅工具书,仍然不能确定的做上记号,准备提问。2.全班交流学生提出未解决的问题,同学相互解决,教师可以适时点拨。注释以外学生易读错的字:募有能捕之者(mù)几死者数矣(jī)(shuò)曩与吾祖居者(nǎng)隳突乎南北(huī)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5、fú);学生易读错停顿的句子:永之人

6、争

7、奔走焉而

8、乡邻之生

9、日蹙叫嚣

10、乎东西,隳突

11、乎南北3.自主朗读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要求朗读顺畅,停顿正确。4.齐读课文(三)疏通文意1.自译课文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由一个学生对照注释串讲,其他学生随时提出认为不妥之处,借助工具书讨论解决问题,有争论的,做好记号,以便全班交流时提出。2.学生质疑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词句,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统一认识。3.明确要求,分别请几位学生依次翻译课文,师生共同矫正、评点。要求:(1)关键字词是否落实。   (2)与上下文是否连贯。   (3)表达时,口齿是否清楚

12、。   (4)表达时,仪态是否自然。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四)归纳积累(有的教学班,如果课上教学时间紧,可作为课后的作业)指明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或用法:1.余将告于莅事者   (向)  积于今六十岁矣   (到)  吾祖死于是     (在)  苛政猛于虎也    (比)2.当其租入      (他的)  专其利三世矣    (这种,指捕蛇可以抵税这件事)  视其缶       (那)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那[自己的])3.貌若甚戚 (好像)  更若役   (你的)4.可以已大风  (治愈)  则久已病矣  (已经)

13、5.余悲之    (同情)  余闻而愈悲  (悲痛)6.若毒之乎    (怨恨,恨,憎恶)  孰知赋敛之毒……(毒害)7.太医以王命聚之  (代蛇)  言之       (代蒋氏的话)  余悲之      (代蒋氏)  君将哀而生之乎  (我,代蒋氏自己)8.黑质而白章    (表并列)  而乡邻之生日蹙  (表转折)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表承接)  则弛然而卧    (表修饰)(五)布置作业课后反复熟读课文,将课文内容复述给同座听。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二课时学习对比、衬托的写法,领会文章的内涵,辩证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一)

14、新课导入1.检查作业,指名复述课文。2.简介“说”: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大多是一事一议,往往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形式上则表现为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