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国行政区划纲目》之五——直隶省

《晚清中国行政区划纲目》之五——直隶省

ID:37458816

大小:75.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5-24

《晚清中国行政区划纲目》之五——直隶省_第1页
《晚清中国行政区划纲目》之五——直隶省_第2页
《晚清中国行政区划纲目》之五——直隶省_第3页
《晚清中国行政区划纲目》之五——直隶省_第4页
《晚清中国行政区划纲目》之五——直隶省_第5页
资源描述:

《《晚清中国行政区划纲目》之五——直隶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晚清中国行政区划纲目》之五  直隶省   何宗海 直隶省是我国置省较早的省份之一。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濒临渤海湾。春秋时属燕、晋、卫、齐等国。秦代实行郡县制,在这里陆续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广阳、邯郸、巨鹿、代、恒山共八郡。到汉朝,汉武帝元封5年(前106年),将首都地区以外的郡国划分为13刺史部,又称13州。以州辖郡,以郡辖县(城),直隶省的北部属幽州刺史部,中南部属冀州刺史部。汉代以后,幽州、冀州作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在直隶省境内,历魏、晋、南北朝而不改。从隋朝始,冀州、幽州作为一级政区之名消失于史籍。唐朝初年,以国土大势将全国分为10道。直隶省

2、辖域主要为河北道,小部分属河东道和关内道。“河北”一词作为行政区名称适用于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并州郡分道后。宋初,曾将全国划分为15路,直隶省主要属河北路,后来又分为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两个行政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位于元朝大都(今北京)附近的直隶省大部归中央中书省直辖。明朝初年,建都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这里为北直隶省。明永乐19年(1421年)迁都顺天府(今北京),改北京为京师,直隶省大部分地区归京师管辖。明代实行15省治(北直隶、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浙江、湖广、江西、陕西、四川、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时期,此直隶省称作北直隶,清

3、初改为直隶省,省会在保定府[1]。晚清的直隶省所辖区域包括今河北省大部地区及北京市和天津市。省会宛平(今北京市北部)。辖区范围东濒渤海,东北与盛京省接壤,西邻山西省,西南连河南省,南抵山东省,北依内蒙古。下辖:顺天、承德、朝阳、宣化、永平、天津、河间、保定、正定、顺德、广平、大名共12府;遵化、易、定、深、赵、冀共6直隶州;通州、蓟州、霸州、涿州、昌平、平泉、延庆、保安、蔚州、滦州、沧州、景州、祁州、安州、晋州、磁州、开州共17散州;围场、多伦诺尔、张家口、独石口共4散厅。共辖131县。  顺天府  位于直隶省中部。国都及省会所在地。秦代为蓟县,广阳郡郡治。汉

4、高祖5年,被划入燕国辖地。元凤元年复为广阳郡蓟县,属幽州。东汉光武改制时,置幽州刺史部于蓟县。永元8年复为广阳郡驻所。西晋时,朝廷改广阳郡为燕国。隋大业3年,改幽州为涿郡。唐初武德年间,涿郡复称为幽州。贞观元年,幽州划归河北道管辖。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在北京称帝,建国号为“大燕”。唐朝平乱后,复置幽州。辽于会同元年(938年)起在在这里建立陪都,号南京幽都府,开泰元年改号析津府。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此,称为中都,明朝初年,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大都路于洪武元年8月改称为北平府,同年10月应军事需要划归山东行省。洪武2年3月,

5、改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驻地。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现在的北京也从此得名。永乐19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迁都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应天府则作为留都称南京。自秦汉以来,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师、顺天府等等。清兵入关后,置顺天府,隶属直隶省,为京师。府治大兴(今北京市北部)。辖区东界遵化直隶州,西邻易州直隶州,南连天津、河间二府,北与承德、宣化二府接壤,西南抵保定府。下辖:大兴(今北京市北部)、宛平(今北京市西部)、良乡(今北京市良乡镇)、固安(今河北省固安

6、县)、永清(今河北省永清县)、东安(今河北省永清县兰城镇一带)、香河(今河北省香河县)、三河(今河北省三河县)、武清县(今天津市武清区)、宝坻(今天津市宝坻区)、宁河(今天津市宁河县)、顺义(今北京市顺义区)、密云(今北京市密云县)、怀柔(今北京市怀柔区)、房山(今北京市房山区)、文安(今河北省文安县)、大城(今河北省大城县)、保定(今河北省保定市)平谷(今北京市平谷区)共19县。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蓟州(今天津市蓟县)、霸州(今河北省霸州市)、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昌平州(今北京市昌平区)共5散州。  承德府  位于直隶省北部。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

7、群居住。春秋战国时期,属燕国渔阳郡。燕国曾在这一地区设置过郡一级的地方政府,大小兴州是当时的重镇。秦以后历代也曾设置过地方政府。秦汉至元明时期,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此游牧。自秦汉以来,历史中央政权都曾在承德设立郡、府、县等行政机构。清初,这里还只是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叫热河上营,康熙42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避暑山庄。雍正元年(1723年)设热河厅,11年(1733年)取“承受先祖恩泽”之义,改名为承德州。乾隆43年改为承德府,嘉庆15年设热河都统府。此后逐渐发展成为“万家灯火较前增”的都市[2]。府治承德(今河北省承

8、德市)。辖区东界朝阳府,西邻山西省察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