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奠基

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奠基

ID:37468156

大小:6.07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5-12

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奠基_第1页
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奠基_第2页
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奠基_第3页
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奠基_第4页
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奠基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奠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奠基时间:2009年9月18日惟知之深,故爱之切。若一民族对其以往历史无所了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分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民族真奋斗牺牲,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并世之力量。……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欲其国民对国家当前有真实之改进,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真实之了解。——钱穆《国史大纲》现代科学事业 在中国的奠基与发展1582年 西学东渐之始1895年 西学格致救亡1905年 废除科举制1915年 新文化运动与科学体制化探索1928年 科学体制确立35评议会48院士制

2、1950年 科学体制一元化1956年 向科学进军,建立现代科学技术体系1978年 科学大会(生产力,两尊重)1985年 科技体制改革1995年 科教兴国战略,随后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2003年 人才强国战略从传统科学向现代科学转变的三个标志▲经学知识体系-→科学知识体系▲儒士-→近代知识分子-→科学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建立科学体制科学传播  科学体制化清末的私塾科举制的阶梯翰林殿试状元会试进士↑乡试举人↑院试秀才↑童试童生↑知识水平与社会地位的倒置严复蔡元培严译《天演论》手稿蔡元培殿试试卷参加殿试的归国留学生兴学堂 废科举戊戌变法清末“新政”1902年壬寅

3、学制1904年癸卯学制以日为师的教科书时代1905年科举制的废除清末学堂的几何课层次2:群体活动废除科举制的意蕴留学东洋庚款留学潮中国第一代科学家第二批庚款生(1910年)层次3:社会建制科学体制化的早期探索中国科学社1915-1927年期间,中国科学事业处在以社会团体化为主导的多元发展阶段。《科学》与中国科学社中央研究院的成立英美模式与法俄模式社会团体化与国家机构化中央研究院的地位研究所-评议会-院士制天文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  气象研究所北极阁气象台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数理组28人姜立夫许宝騄陈省身华罗庚苏步青吴大猷吴有训李书华叶企孙赵忠尧严济慈饶毓

4、泰吴宪吴学周庄长恭曾昭抡朱家骅李四光翁文灏黄汲清杨钟健谢家荣竺可桢周仁侯德榜茅以升凌鸿勋萨本栋生物组25人王家楫伍献文贝时璋秉志陈桢童第周胡先骕殷宏章张景钺钱崇澍戴芳澜罗宗洛李宗恩袁贻瑾张孝骞陈克恢吴定良汪敬熙林可胜汤佩松冯德培蔡翘李先闻俞大绂邓叔群人文组28人吴敬恒金岳霖汤用彤冯友兰余嘉锡胡适张元济杨树达柳诒徵陈垣陈寅恪傅斯年顾颉刚李方桂赵元任李济梁思永郭沫若董作宾梁思成王世杰王宠惠周鲠生钱端升萧公权马寅初陈达陶孟和中央研究院院士合影我们不幸生在现在的中国,只可做点提倡和鼓吹科学研究的劳动。现在科学社的职员社员不过是开路小工……中国的科学将来果能与西方并

5、驾齐驱、造福人类,便是今日努力科学社的一班无名小工的报酬。——胡明复课堂作业一、你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活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何规划、设计?二、当代研究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三、你如何参与国内外专业共同体活动?四、你如何适应并超越当前的科研体制(学校管理体制、社会体制)?祝国庆快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