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ba

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ba

ID:37471399

大小:7.94 MB

页数:163页

时间:2019-05-12

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ba_第1页
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ba_第2页
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ba_第3页
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ba_第4页
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ba_第5页
资源描述:

《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b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核酸代谢Chapter13MetabolismofNucleotides本章内容§13-1核酸分解§13-2核苷酸的生物合成§13-3DNA的复制§13-4RNA的生物合成与加工第一节核酸的降解与核酸酶类一、核酸的降解食物核蛋白蛋白质核酸(RNA及DNA)胃酸核苷酸胰核酸酶核苷磷酸胰、肠核苷酸酶碱基戊糖核苷酶1、核酸酶的定义及分类核酸酶是指所有可以水解核酸的酶依据底物不同分类DNA酶(deoxyribonuclease,DNase):专一降解DNA。RNA酶(ribonuclease,RNase):专一降解RNA。依据切割部位不同核酸外切酶:5´→3´或3´→5

2、´核酸外切酶。核酸内切酶:分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非特异性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二、核酸酶(Nuclease)蛇毒磷酸二酯酶(或牛脾磷酸二酯酶)是专一性较低的磷酸二酯酶,属核酸外切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性酶主要分为三种类型:Ⅰ型限制酶为复合功能酶,具有限制-修饰两种功能,但在DNA链上没有固定的切割位点,一般在离切割位点1kb到几kb的地方随机切割,不产生特异性片段。Ⅲ型酶与Ⅰ型酶基本相似,不同的是Ⅲ型酶有特异性的切割位点,但这两类酶对DNA酶切分析的意义不大,通常所说的限制性内切酶是指Ⅱ型酶,它能够识别与切割DNA链上的特定的核苷酸顺序,产生特异性的DNA片段。限制酶的切

3、口不都是一长一短的,一长一短的叫黏性末端,一样长的叫平末端.当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个特异性的碱基序列处切断DNA时,就可在切口处留下几个未配对的核苷酸片段,即5’突出。这些片断可以通过重叠的5‘末端形成的氢键相连,或者通过分子内反应环化。因此称这些片段具有粘性,叫做粘性末端。用途?参与DNA的合成与修复及RNA合成后的剪接等重要基因复制和基因表达过程。负责清除多余的、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核酸,同时也可以清除侵入细胞的外源性核酸。在消化液中降解食物中的核酸以利吸收。体外重组DNA技术中的重要工具酶。生物体内的核酸酶负责细胞内外催化核酸的降解2、核酸酶的功能Degradatio

4、nofNucleotides磷酸戊糖途径P244碱基是嘧啶和嘌呤这两个母体化合物的衍生物。Pyrimidinesaresix-memberedheterocyclic杂环aromaticringscontainingtwonitrogenatomsThepurineringstructureisrepresentedbythecombinationofapyrimidineringwithafive-memberedimidazolering咪唑toyieldafusedringsystem嘧啶嘌呤二碱基的分解代谢腺嘌呤A鸟嘌呤GI40+男性多发(95%),女性一般在绝

5、经后常见,因为雌激素对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后会增加发作比率。(高尿酸血症)多发人体最低部位的关节剧烈疼痛,痛不欲生的”痛“,很快1-7天痛像”风“一样吹过去了,所以叫”痛风“。痛风的病因:动物类内脏如脑、肝、肾、心、肚。和颜色深的肉类、西式浓肉汤、牛素、鸡精等。海产类。硬壳果如花生腰果之类、全麦制品、乳酸饮品、酵母菌、酒(过量)。植物幼芽部分一般含中度成份,不可多食,菜花类,豆苗,笋类,豆类。痛风的治疗乙酰-COA,琥珀酰-COA合成尿素图13-6第二节核苷酸的生物合成核苷酸的生理功用核酸合成的原料细胞内能量的利用形式:如ATP生物合成中的活化载体:UDP

6、G、CDP-二酰甘油辅酶的构成成分:FAD、NAD+、NADP+生理调节介质:cAMP、cGMP酶的变构调节剂:ATP、ADP、AMP等核苷酸代谢的动态核苷酸来源:单核苷酸库氨基酸葡萄糖磷酸核苷酸的从头合成核酸的降解补救合成:碱基和核苷核苷酸的降解核酸的合成食物自身合成有些核苷酸合成的两条途径从头合成核苷碱基脱氧核苷核糖、氨基酸、CO2、NH3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DNA辅酶RNA补救途径嘌呤核苷酸的结构GMPAMP一、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是指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二氧化碳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的途径。肝是体

7、内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的主要器官,其次是小肠和胸腺,而脑、骨髓则无法进行此合成途径。1、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定义合成部位嘌呤碱合成的元素来源CO2天冬氨酸甲酰基(一碳单位)甘氨酸甲酰基(一碳单位)谷氨酰胺(酰胺基)合成原料:天冬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一碳基团、CO2、磷酸核糖。合成特点:嘌呤碱与核苷酸同时合成磷酸核糖为起始物,逐步加原料合成嘌呤环,形成重要中间产物IMP(次黄嘌呤核苷酸或肌苷酸),再由它转变为AMP和GMP。过程1).IMP的合成2).AMP和GMP的生成5-磷酸核糖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1).IMP的合成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