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峦教授讲座

崔峦教授讲座

ID:37472545

大小:5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4

崔峦教授讲座_第1页
崔峦教授讲座_第2页
崔峦教授讲座_第3页
崔峦教授讲座_第4页
崔峦教授讲座_第5页
资源描述:

《崔峦教授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反思与发展动态在北师大高级研修班学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崔峦教授。这位精神矍铄、满腹教育理论的“邻家老头儿”,那么亲切,给了我们最时尚的信息、最前沿的理念、最可借鉴的教学操作。他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信息便是试用了8年之久的《语文课程改革标准》的修订意见以及新的内容。讲得非常简单、明了,但我们还是能从中感受到课改中一股扑鼻的清香气息,接着是课改八年来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是阅读教学的改进方法!第一部分《语文课程改革标准》修改意见以部分内容《语文课程改革标准》自颁布后,04年开始修订,09年全部完成,理念、内容、没有实质性改变,没有颠覆性的改变,但文字表述上的改变有二、

2、三百处。一、理念上的调整:1、试行版强调“创新”,但新修订的标准“既要创新,又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教育方法”。在文字上的表述是这样的:“要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现代语文教学的需要。”2、试行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修订的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不排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文字上的表述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二、教学目标上的升降。总体来说,在教学目标上,更加务实,强调打好基础,更加注重大好语文教学的基础。1、更加强调写字姿势,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写字习惯。”2、重视学生在生

3、活中识字,培养学生独立的识字能力。对低段的识字写字的数量、查字典、默读、写话的要求适度降低。11识字写字:以前要求认识1800个,会写1000个,修订后降低为会认1600个,会写800个。这个减轻了低段师生的负担。查字典:由原来的两种方法改为只需要掌握音序查字典方法。“部首查字法”放到三年级进行教学。写话:只提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写的话。三、教学建议更加明确,更加具体。◆关于如何实现“工具性”,要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注意潜移默化。◆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基础性、阶段性:如低幼衔接、小学与初中的衔接,还有就是段与段的衔接。◆明确指出:识字、写字不仅是低段的教学重点,是贯穿于整

4、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点,他具有基础性地位。◆综合性学习是跨学科的学习,跨学科内容安排应围绕语文的听、说、读、写等活动来进行,注重的是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语文评价应更加注重激励和反馈功能,更加重视定性的评价。分数只是的定量的评价。定性即语言描述,注重语文日常表现,采用激励性语言来描述,从正面进行引导。第二部分课改八年来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1、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统一不够好。偏向人文性。这是认真的问题,实践的问题。以下是历程——◆建国初:注重工具性与思想性◆八年来:工具性与人文性,摇摆不定◆1963年大纲:偏向工具性◆文革期间:注重思想性◆1978年:体现“两性”◆80~90年

5、代:处理很好◆1997年:《北京文学》第十一期,语文教学很糟糕,除了“应试”11,还忽略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批判了吕淑湘等教育专家:过分强调工具性。反思:不能一味强调人文性。经过几年,又批判:当年浪漫主义情结导致语文特性的缺失——“四重四轻”重内容轻语文重文学轻文章重感情轻训练重提高轻基础对策:用课文本身的语言内容打动学生,用课文本身的语言内容感染学生,用课文本身的语言内容熏陶学生,用课文本身的语言内容教育学生。一、阅读教学是主体,是终点。用课文本身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没有必要探挖洞。二、各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不十分明确。低、中、高年级都在分析课文上使劲,出现了不

6、到位,又越位的现象。教学中,低年级向中年级靠,中年级向高年级靠,高年级向初中靠,把语文课上成了文学赏析课。这是不对的。低年级要把时间放在识字、写字上;中年级重视词句,加强段的训练,少在篇章上下功夫。学生“得意忘言”。每年段要浇好自己的“园”,种好自己的“田”。三、识字、写字教学普通有所忽略。课改调研:中小学生课改后词汇量下降了。多了一些不规范语言,如网络语言。警示:忽视了字词教学。掌握7000个左右生字——是合格的小学毕业生词汇量因为每个段掌握的生字是2500个,(2500×3=7000个)。是三个学段总和。我们要11重视词汇的教学,积累与运用。别把太多的时间用在分析课文上。给识字、

7、写字教学的时间,空间太少了。四、阅读教学找不准起点,抓不准重点。内容上抠得过细,人文上挖得过深。往往在理解内容上低估学生,频繁提问学生已经知道、懂得、理解的问题,浪费了不少的教学时间。恰似看起来毫无问题的课,才是最大的问题!别在学生已懂的地方频频提问,喋喋不休。试验:提出课文两个问题让学生自主讨论,这样的课效果好!阅读教学的起点在“愤悱之处”“悱”口欲意而未能言其貌。“愤”心求其通而未解其意。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两个点,揣摩孩子的心理,归纳孩子的学习疑难点,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