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采矿技术篇

地下采矿技术篇

ID:37480088

大小:2.21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9-05-24

地下采矿技术篇_第1页
地下采矿技术篇_第2页
地下采矿技术篇_第3页
地下采矿技术篇_第4页
地下采矿技术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下采矿技术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篇 地下采矿技术篇第一章采矿工艺概述第一节 矿山沿革及地质概况1、交通位置大红山铜矿位于新平县老厂乡,地理位置东经101°39′,北纬24°06′,靠哀牢山山脉东侧,戛洒江东岸,海拔标高600-1850米,相对高差1250米,属侵蚀剥蚀山地地形,地势陡峻,河谷发育。2、矿山沿革及地质概况大红山是1959年发现的大型铁铜矿床,于60年代开始普查勘探,1983年11月进行详勘。矿务局于1989年9月开始施工主控工程—主副斜井,1993年开始基建探矿,一期于1997年7月1日建成投产,二期于2003年6月26日建成投产。大红山矿区包括铁矿和铜矿两部分,铁

2、矿主要分布在曼岗河以东(昆钢),铜矿主要分布在曼岗河以西(大红山铜矿)。全矿分两段建设,以550划界,一期回采550米以上,采用常规设备上行式回采,二期回采550米以下,采用无轨设备下行式回采。大红山铜矿属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变质中厚缓倾斜高温矿床。矿体走向为东西--北西西,走向长约1800米,倾向南西,倾斜宽约1600米,倾角20—35°,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区共有3个含铁铜矿体I3、I2、I1)和四个含铜铁矿体(Ic、Ib、Ia、Io),自上而下分别为Ic→I3→Ib→I2→Ia→I1→Io),Ic顶板至I0底板约135米。埋藏深度160-750米,

3、标高821—-29米,其中I3、I2含铁铜矿体规模大,是主要的开采对象,矿石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磁铁矿,主要脉石矿物为碳酸岩(白云石为主)、黑云母,矿石整体较稳固,f=8-14,矿岩爆破性能较差。矿区主要构造:F1、F2、F3、F5。65开采范围:根据1989年地质一大队提交的《云南新平县大红山铁、铜矿区铜矿首采区勘探地质报告》,并经云南省矿产储量委员会批准,铜矿区开采范围:东南自曼岗河,西北至A210线,北东自矿体隐伏头,西南至F3断层,A192线—A210线,—29m--800m标高范围内为铜矿区的开采范围。3、储量分布情况大红山铜矿是多种有益元

4、素共生的大型矿床。首采区:矿石量9781.1万吨,品位0.81%,铜金属量792301吨;其中富矿:矿石量4062.8万吨,品位1.23%,铜金属量501260吨.伴生矿产:铁:  品位21.67%, 金属量1040.7万吨(精矿法)金:  品位1.65g/t,金属量7703.2kg  (精矿法)银:  品位11.90g/t,金属量55.3t     (精矿法)硫:  品位17.20%, 金属量80.3万吨  (精矿法)上述储量全部为硫化矿。累计探明储量:矿石量9711.2万吨,品位0.81%,金属量781769吨;其中富矿:矿石量4167.1万吨,品

5、位1.23%,金属量509480吨.(累计探明储量由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三一三队于1998年6月提交)。至2005年末仍保有矿石量7099万t,铜金属量54.5万t,品位0.768%,现在实行铜铁合采后,矿量、金属量、资源综合利用率将进一步增加(主要是Ib矿体参与了回采)。西部矿段:F3断层以西,西部普查阶段测算的资源量为表内矿矿石量3392万t,铜品位0.77%,铜金属量26.22万t;表外矿矿石量1632万t,铜品位0.39%,铜金属量6.44万t;表内+表外矿石量5024万t,铜品位0.65%,铜金属量32.667万t。米底莫:矿石量:835.88

6、万吨,品位:0.64%,金属量:5.32万吨。65 第二节 开采技术条件和系统工程简介 1、开采技术条件:大红山铜矿属古火山岩型沉积变质矿床,I3、I2矿体规模大,呈层状,似层状产出。I3矿体位于I2矿体顶部,由一期范围内地质报告书中提供;两矿体富矿平均垂直距离23.7m,水平距离72米,二期范围内500m标高两矿体富矿平均垂直距离24m,水平距离54m,450-400米表内矿垂直距离14m,水平距离28m。一期投产后,在550m-600m水平,采切工程实际揭露两矿体的垂直距离,有的地方只有1-2m,B30线局部地段两矿体垂直距离为0。矿体倾角5-32

7、°,平均23°,矿体厚度变化大,沿走向矿体顶底板起伏不平,矿岩接触面不清。平均厚度10.66m。中段高度20-25米。初步设计生产能力为2400吨/天。二期开采400-550米I3、I2矿体,500m-550m标高段平均倾角28°,平均厚度18.3m。450m-500m标高段,平均倾角27°,平均厚度18.05m,400m-500m标高段平均厚度18.21m,平均倾角28°。大红山铜矿是一座建于80年代中期的现代化采选联合新型矿山,1985年进行基建,一期于1997年7月建成投产,采用的采、掘,供、充、选设备具有国内同类矿山现化先进水平,是云铜集团重要

8、的原料基地和玉溪矿业公司的重点接替矿山,初步设计I期达产2400t/d生产能力,II期32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