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包膜裹肥料生产工艺及养分释放研究

无机包膜裹肥料生产工艺及养分释放研究

ID:37483659

大小:2.90 MB

页数:93页

时间:2019-05-24

无机包膜裹肥料生产工艺及养分释放研究_第1页
无机包膜裹肥料生产工艺及养分释放研究_第2页
无机包膜裹肥料生产工艺及养分释放研究_第3页
无机包膜裹肥料生产工艺及养分释放研究_第4页
无机包膜裹肥料生产工艺及养分释放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机包膜裹肥料生产工艺及养分释放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无机包膜(裹)肥料生产工艺及养分释放研究姓名:化全县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土壤学指导教师:谭金芳20030601致谢本论文是在导师谭金芳教授、介晓磊教授和李有田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试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到论文的构思、语言的完善,都包含着恩师的辛勤劳动。三年来,恩师严谨治学态度,忘我的敬业精神,求实的作风,对科学工作的执著追求,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在本文完成之际,特向我的恩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敬意!杨建堂教授、吴克宁教授、杨

2、素勤副教授参加了本文试验设计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试验进行过程中,霍晓婷老师、苗玉红老师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感谢研究生处和农学院各级领导三年来对我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师兄王宜伦,同学赵学强、余长坤、雷广海、张晋科、路婕,师弟马盛亮、刘中阳、刘忠珍在学习和实验中的尽心协助。同时感谢同窗寇太记、胡华锋等。99级本科生苏航、马新喜、王语山、肖荣英、刘艳飞和王芳等同学在试验中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感谢。衷心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女友李见云博士在生活和学业上给

3、予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是他们激励我永远向上,保持良好心态,不断战胜困难。父母勤劳善良、为人忠厚的品格深殖在我的心中,使我拥有面对生活的信心、勇气和动力。在论文完成之际,向关心和支持我的所有的老师、同学、朋友和家人致以诚挚的谢意。。化全县20026河南农业大学2003届硕十论文摘要本试验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反应型无机包膜肥料的研制与生产为指导思想,筛选出了矿质包膜材料INJ,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其性质的基础上,通过高速超细粉碎,以其为主体,采用不同的组配和加工工艺研制了60多种包膜(裹)肥料。以

4、浸水试验、室内模拟试验和大田肥料试验评价其缓释、控释性。结果如下:1.确定了适宜于包膜肥料生产的工艺参数:转速、生产时间、粘结剂用量等。2.试验筛选出与主体材料INJ共用有包膜效果的材料INE、INF、INK、INA、IND和适宜于作调理剂的材料INC。3.研制出分别以主体材料1NJ、和以材料INJ为主体、材料INC为调理剂所生产的肥料ZP61、ZP62,两者浸水时间分别为5h13min、15h20min,它们与包膜肥料ZPF、ZPS的主体材料相同,但缓/控释时间远高于ZPF和ZPS的19min、1

5、5min。表明无视包膜肥料的生产材料的细度至关重要,确切的粘结剂浓度和用量以及适宜的加工工艺参数也起着重要作用。4.研究肥料ZP61和ZP62的氮素释放规律。淋溶试验表明,两种肥料均呈抛物线释放氮素,相关系数都在0.993以上,但肥料ZP61的缓释/控释性不及肥料ZP62。在3H~54H培养试验中,肥料ZP61累积释放曲线为抛物线(r:O.988);而肥料ZP62累积释放曲线则为“s”型(r:0.989),再次证明氮素的缓释/控释能力肥料ZP62优于ZP61。在16D~75D培养试验中,肥料ZP61

6、、ZP62累积释放分别在16D~20D、20D~22D达到高峰。两种肥料的包膜材料均是无机矿物质,能够溶解于士壤无机包膜(裹)肥料生产I.艺及其养分释放研究中,为植物提供多种营养,因而是“复合型新型肥料”。5.与尿素基施处理相比较,施包膜肥料ZPF、ZPG、ZPS处理对冬小麦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达10.3%~18.3%,且对小麦的农艺性状有良好的改善,能够维持或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氮素向土壤深层的迁移。各生育期小麦氮积累量、氮肥利用率等方面印证了三种包膜肥料缓释/控释性的差异:zPG>zPF>Z

7、PS。关键词:无机包膜肥料;高速超细度粉碎;生产工艺;养分释放:评价河南农业人学2003届硕十论文1文献综述肥料是植物的粮食,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增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在我国古代农学名著《齐民要术》早有“美田之法”的记载,充分说明了培肥地力的重要性。据有关资料,我国古代粮食单产很低,秦代稻麦亩产分别为40kg和53kg,清朝末年分别达到195kg和98蚝,也就是说,经过2100多年,水稻亩产增加155kg,平均14年增加lkg。建国后特别是1971~1

8、980年10年间,化肥产量翻了两番,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水稻单产由建国初期的157kg提高到317kg,平均每年增长4.7kg,小麦单产从49kg提高到163kg,平均每年增长3.4kg[2】。国内外大量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合理施肥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表明,肥料在提高作物单产中,化肥所起的作用占40%~60%,根据20世纪80年代我国化肥试验网的数据表明,化肥在粮食上的增产作用为40%~55%,与粮农组织的数据基本吻合b】;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