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书香征文七篇

读书书香征文七篇

ID:37485081

大小:45.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24

读书书香征文七篇_第1页
读书书香征文七篇_第2页
读书书香征文七篇_第3页
读书书香征文七篇_第4页
读书书香征文七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书书香征文七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读书书香征文七篇【篇一】往事如烟,似水流年。历史在时光的沙漏中一点点溜走,渐渐被掩埋,最终了无痕迹。但却总有那么一个名字在浩瀚的历史天空中响彻回荡,为后人所传诵。他,就是苏东坡。林语堂说“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而我看《苏东坡传》却有许多理由,一言以蔽之,苏东坡生性豁达,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每每品读《苏东坡传》,越读越敬佩他的豁达之心,越读越敬佩他的浩然之气。一场莫须有的“乌台诗案”使东坡几近陷入灭顶之灾,从此发配蛮荒,浪迹四野。本以为他会因此一蹶不振,但涛声隐隐的故垒边依旧响起了震撼苍穹的凯歌。从此,他怀着一颗豁达之心,在烟瘴四布的

2、密州仍“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在凄风苦雨的黄州仍“何妨吟啸且徐行”,不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独处荒僻的琼州仍挚情地吟唱“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有奇绝冠平生”。苏东坡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苏东坡虽然一生都处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始终追求着浩然之气,高高超越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他不伎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在王安石一党掌权时,各地都积极推行新法,苏东坡和他的一众朋友,立即提出反对意见,并利用他最擅长的武器—笔,写出了上神宗皇帝万言书,指责新政,结果惨遭贬谪;而在新法被全面废除时,他依旧没有

3、严格执行,他留下了他认为对百姓有利的新法,被京中新贵所不容。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而是主张稳健行事,凡事皆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际效果出发,不去阿附迎合,不为“新法”或“旧制”所囿。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曾说:“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4、“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这些品质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一代大师终还是走了,他的名字也成为了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是身处逆境始终保持“成固欣然,败亦可喜”的豁达乐观。【篇二】清早被露水洗涤,黄昏也含着一枚圆日。喜欢读书的人,总倾尽每日那点空余时间,捧起散发淡淡墨香的书稿——经史子集也好,文韬武略也罢,总归薄薄的几百页纸,汲取尽了前人先贤晶莹剔透的智慧和心语。消磨上一段流淌的韶华,素年锦时之畔,虽然并没有

5、身穿素白重纱,却可以飞行在墨意丛生、诗意盎然、由语言所构筑的另一个时空。许多人在学生时代都收集过那些清丽质感的词句,比如“广寒”、“云灰”、“微弱”、“迤逦”之类,我那时候也并不明白自己为何被打动,只是诵读抄写每一个语词时,都觉得是满纸的涟漪。每每来看“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暄,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一句戏词,不止看见了杜丽娘绝代的姿容,也体会到深闺之中那一份无可言说的清艳幽逸,和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命运伏笔。如果书籍可以脱化成一位女子,她必是秀外慧中的佳人,她会信步在杜甫的诗行中,蹁跹在高山流水的琴声中,一缕微笑,一缕转身,都会让人看见,智慧的风华绝代。良师益友,世之所稀

6、,知音更是可遇不可求。古之有语,文以载道。书籍能够启迪人的思想,发掘新的道理,传授未知的经验,是当之无愧的良师益友。有一些书,多年后甚至想不起她的名字情节,可是她对你当初的汲养,仿佛月下的暗香浮动,早已深深渗透在骨髓,流露在举止行为、思想识辨之中。书籍给人的思考提供无尽的素材。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拥有对这个复杂世界更宽容深切的理解能力。在瞬间与瞬间结成的时光中,命运的车辙,正依靠着我们自己从书中学到的思考能力。【篇三】利用休班假期,我认真拜读了《知之深爱之切》这本书,更加真切的感受到那份为民之情、爱民之心、作风之实、感情之深,灵魂又一次受到触动,精神又一次受到洗礼,

7、思想又一次得到升华。这本书是县委书记在岗位上的理想追求、理论思考、实践探索的体现,是一篇生动的教材,一种强大的动力,作为一名普通的高速公路工作者,我们要做到真学、真悟、真行。《知之深爱之切》生动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县期间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在县委书记岗位上的理论思考、实践探索成果,书中记载着习近平同志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在河北省正定县工作,不仅为正定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还留下了很多历久弥新的思想观点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时隔30多年,现在读来仍感受到总书记对第二故乡正定的感情和深厚的为民情怀。在书中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