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个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个体心理与行为

ID:37494513

大小:306.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5-12

组织行为学-个体心理与行为_第1页
组织行为学-个体心理与行为_第2页
组织行为学-个体心理与行为_第3页
组织行为学-个体心理与行为_第4页
组织行为学-个体心理与行为_第5页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个体心理与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篇个体心理与行为一、需要、动机和行为二、知觉和行为三、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四、个性、能力和行为第二章知觉(Perception)和行为(Behavior)知觉和社会知觉知觉过程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知觉偏差归因理论个人决策请想象你是一家公司的经理,有这样一个早晨:给你带孩子的保姆病了,你太太又不能请假。因此,你只得给邻居打了好几个电话,为照料三岁多的孩子作安排。你抓起一杯牛奶往外赶时,你家的小狗又绊了你一跤,你不得不去换掉溅满牛奶的西服。路上开车比平时更让你神经紧张,一个十几岁的小孩横穿马路,你的车差点撞上他。你的雇员谁都不知道这些事情。他们只看到:上司绷着脸

2、进来,径直走进他的办公室而没有像平时早上那样与大家打招呼,然后重重关上门。经理怎么了到上午10点钟,关于你的行为已经有许多种说法。有的人说你遇上婚姻危机了;有的人说你在路上吃罚单了;还有一个职员说他昨天看到报纸上一篇文章,文章说当地一个投资者正在物色购买公司。正当大家推测“出了什么事”时,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到了中午时,这一说法已经传遍了公司,说得像真的一样:公司已经被卖掉,上司就要丢掉饭碗,在今后的几个月中还会有许多人像他一样,加入失业行列。我们并不是看到现实,而是对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做出解释,并称它为现实。————斯蒂芬·P·罗宾斯社会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

3、的知觉。在组织行为学中,社会知觉是研究人际关系的基础。2、社会知觉对人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二、知觉过程刺激组织注意解释判断管理者的行为管理者有烦恼管理者烦恼的原因被收购,下岗影响因素知觉者主观因素Perceiver知觉对象因素Object情景性因素Context三、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FactorsInfluencingPerception(一)知觉者的主观因素(Perceiver)知觉者的兴趣和爱好会影响到知觉的选择性,通常人们最感兴趣的人或事最容易被知觉到。凡是能够满足或威胁人的某种需要,影响其动机的人或事,容易成为知觉对象的中心。个体所具有的知识

4、和经验能够加强或者减弱知觉者对知觉客体的知觉。兴趣和爱好需要和动机知识和经验个性特征不同气质、性格的人在知觉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不同。(二)知觉对象因素刺激物的颜色、形状刺激物的强度、频率刺激物的新异性运动对象与背景的关系知觉的组合原则知觉的组织原则接近律相似律闭锁律连续律abcdefgh接近律adjacency接近律:在时间和空间上接近的对象,有知觉为同类的倾向。●●●●●●●●●●●●●●●●●●●●●●●●●●●●●●●●●●●●●●●●●●●●●●●●●●●●●●●●●●●●●●●●●●●●●●●●●●●相似律similarity相似律:具有相似性的对

5、象易被知觉为一组闭锁律closure闭锁律:将分散而有一定联系的知觉对象的反映综合起来。ab连续律continuity连续律:在空间,时间上有连续性的对象,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知觉的组合原则能够使人们更加有效迅速地把握知觉对象。但是往往也会使得人们对时空或运动特征上有关连而实质上毫不相关的对象之间作出因果判断,产生错觉。ATTENTION!(三)知觉的情境因素1213A14C四、社会知觉偏差illusion首因效应就是说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1、首因效应(FirstImpression)2、晕轮效应

6、(HaloEffect)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晕轮效应的错误在于: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第二,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第三,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3、近因效应(RecentEffect)近因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对以后该人或物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4、定型效应或称刻板印象(Stereotyp

7、ing)定型效应是指对一类别的事物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定型效应减轻了信息加工负担,但在很多情况下定型效应是一种社会偏见。5、投射(Projection)把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性称为投射。对一个人评价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常常受到我们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的影响,这叫做对比效应。6、对比效应(Contrasteffect)7、知觉防御(Selectiveperception)人们对干扰信息或者不愿意承认的信息的筛选或歪曲。此外,还有相似效应、严格、宽大与平均倾向。五.归因理论Attributiontheory1.概念归因:指

8、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